摘要:“白日依山尽”七个字我抄了三十遍,墨汁溅到手机屏,才发现抖音里50亿人正在跟我干同一件事——抄诗。
“白日依山尽”七个字我抄了三十遍,墨汁溅到手机屏,才发现抖音里50亿人正在跟我干同一件事——抄诗。
原来我们以为的孤独,早被算法悄悄连成了片。
鹳雀楼塌了一千多年,山西人干脆用VR把它重新砌进空气里。
我戴上传感器,黄河在脚底下倒流,太阳像被谁推了一把,咕咚掉进山西老陈醋里,酸得我眯起眼。
那一刻懂了,王之涣哪是写风景,他在给每个加班到凌晨的社畜递台阶:再爬高一点,就能把自己从工位里摘出去。
教育部今年把《登鹳雀楼》钉进书法考纲,小学生的毛笔字像刚学飞的鹳鸟,歪歪扭扭却个个想冲破田字格。
我侄子的作业本里,“更上一层楼”的“更”字多写了一横,老师扣两分,他回家哭成瀑布。
我告诉他,那一横是唐朝的房梁,哭什么,你无意中给鹳雀楼加了层阁楼。
抖音上有人用薯条蘸番茄酱抄诗,流量暴涨。
我试了下,番茄酱太稠,“尽”字最后一捺直接糊成姨妈巾,点赞却破万。
网友留言:看着像我的月经,每月一次,每次崩溃,但第二天照样上班。
你看,古诗根本不需要解释,它早替我们写好了生活。
考古队上周在永济挖出一块唐代砖,上面刻着“王之涣到此一游”,笔画潦草得像赶高铁。
我盯着新闻照片,突然笑出声——原来大诗人也逃票,也急着去更高地方打卡。
砖块现在躺在山西博物院恒温箱里,我计划四月去看它,顺便把今晚抄废的宣纸带去,告诉它:我们隔着千年,用同一种姿势逃跑。
别背诗了,去抄。
墨水在纸上洇开的瞬间,黄河会顺着你的腕骨倒流,太阳会卡在你的指缝里。
你以为是你在写,其实是诗在重新描你。
来源:可靠艺术家y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