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依靠可靠的科学,要经过验证,对媒体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专业精神。”谈到刘洪海提到的问题,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韬对在座记者提出了要求。他说,作为信息传播者,媒体的意见表达会对大众的认知造成不可低估的影响,专业精神和素养是媒体必须坚守的一片
“转基因报道,要依靠可靠的科学,要经过验证,对媒体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专业精神。”谈到刘洪海提到的问题,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韬对在座记者提出了要求。他说,作为信息传播者,媒体的意见表达会对大众的认知造成不可低估的影响,专业精神和素养是媒体必须坚守的一片净土,“很多不准确的转基因报道都是由于记者与科学家缺乏充分的沟通,没有做好调查和证实就将信息发布出去,导致报道出现纰漏,误导读者”。姜韬直言,“生物学常识和专业思维方式是现在很多科技记者亟待补习的,切忌用过于感性的文学修饰来报道转基因科学。态度决定一切,认真对待你的报道内容和报道对象”。
“转基因报道是一个敏感话题,不准确的报道,在扩散式传播的微博时代很容易带来集体恐慌和不安。”华中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传媒中心主任范敬群在回答现场记者关于“黄金大米试验”的提问时提醒道。在该事件中,微博上很多声音把转基因植物妖魔化。对此,范敬群表示,转基因安全事件所经历的每一次轩然大波几乎都源自于媒体,然后弥散于网络形成的某种狂欢效应。基于逻辑和证据的科学报道在截稿时间和吸引眼球面前有时不堪一击,而匆匆刊发的不专业报道可能会漩涡式地引起全民恐慌。“除了向专家求证外,还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有些信息能够在政府网站上找到,记者应该掌握并有效利用这些公开信息的方法。”
刘洪海在研修会结束时总结说,“面临这样的舆论形势,每个记者更应确凿地报道新闻事实,用事实说明现象,用科学依据说服大众,坚守专业主义,同时借助微博的传播力量,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转基因”。
来源:怀疑探索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