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5岁还在熬夜改PPT的人,刷到李诞直播间里那句‘这班爱上不上’,手指比脑子诚实,一秒下单三顿半。
“35岁还在熬夜改PPT的人,刷到李诞直播间里那句‘这班爱上不上’,手指比脑子诚实,一秒下单三顿半。
”
8月30日凌晨,小红书战报:诞的小卖部单月GMV破2000万,直接把零食榜干到前三。
同一周,他官宣出任2025上海国际喜剧节评委会主席。
直播、综艺、公司三线并行,时间地点人物全齐:北京,李诞,赚钱同时教人“躺”。
核心就一句——把丧卖给社畜,再把治愈卖更贵。
有人嘲他“割韭菜”,可链接一点,弹出的评论区全是“听完他骂老板,血压降了”。
数据不会说谎,824小时年阅读量、280万一条的报价、58%都市白领受众,条条指向“压力代偿”这门生意。
以前说躺平是摆烂,现在躺平要配书单、配咖啡、配段子,一整套SKU,客单价299起。
李诞把“丧”拆成流量,再把流量熬成鸡汤,最后灌进三顿半的瓶子里,一摇就是情绪价值套餐,喝完还能晒朋友圈——“看,我在人间清醒”。
别急着骂精明。
职场博主教人硬刚老板,他反着来:先帮你骂,再劝别辞,流量两头吃。
即兴喜剧实验室里那段“元宇宙相亲”,3.2亿播放,戳中的不就是相亲桌上假装看手机的尴尬灵魂?
观众笑完忽然发现,自己连虚拟对象都懒得撩,真实焦虑被精准命名,这钱活该他赚。
电子闺蜜徐志胜在旁补刀:“诞总,你这不是贩卖焦虑,是焦虑包邮。
”一句话,直播间弹幕齐刷“上车”。
网友看得透:
“以前觉得他佛系,现在看是佛跳墙,料真足。
”
“别人卖零食讲口味,他卖零食讲辞职,谁顶得住。
”
“824小时阅读?
我824小时加班,读完老板画的大饼。
”
“keep找他代言就对了,跑不动步,至少能跑通情绪。
”
“喜剧节主席?
期待明年颁奖词:‘最佳打工人笑话’——奖金一张离职单。
”
笑归笑,购物车照加。
李诞把“清醒式幽默”玩成闭环:先让你笑自己,再让你买解决方案,最后告诉你“没解决也没关系”,情绪已经回本。
套路不新,但他把节奏踩准了:社会情绪从丧转治愈,搜索量215%的涨幅,他提前站那儿等风。
内容创作者学不了他的金句,还能学算账——流量、产品、人设,三行数字对齐,躺也能躺成有限公司。
一句话收束:当熬夜的打工人把三顿半空罐扔进垃圾桶,李诞已经完成从“人间不值得”到“人间包邮”的升级。
剩下的,是下一个还在加班的人,继续边骂边下单。
来源:上进的豆浆Xs9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