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7年,前宰相饮毒酒:爷爷谋反被废 我辞官避祸,仍没躲过这一劫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8 11:57 1

摘要:他的祖父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武德二年出生在承乾殿,名字里就带着继位期许。李世民刚登基,八岁的李承乾就被立为太子,大臣们都觉得他会是未来贤君。

747 年,宜春郡驿馆内。

前宰相李适之盯着桌上的酒。

他双手发颤,眼泪砸在衣襟上:“我爷爷李承乾当年谋反被废,我辞了相位想避祸,李林甫还是不肯放过我。”

话音落,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片刻后,腹中剧痛蔓延。这杯毒酒结束了他的命,也撕开了盛唐光鲜下的权力黑暗 ——“罪臣之后” 就是任人拿捏的把柄,再退让也躲不过横祸。

李适之的悲剧,要从一百年前的贞观十七年说起。

他的祖父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武德二年出生在承乾殿,名字里就带着继位期许。李世民刚登基,八岁的李承乾就被立为太子,大臣们都觉得他会是未来贤君。

可意外突然来:李承乾骑马摔落伤了腿,成了跛脚。古代皇子残疾是大事,他心里渐渐生出自卑。偏偏弟弟魏王李泰得宠,待遇快赶上太子,李承乾怕被废,心态越来越扭曲。

他瞒着李世民胡闹,甚至偷民间牛马煮来吃,名声越来越差。最后干脆勾结汉王李元昌、侯君集等人,密谋逼李世民退位。计划还没成,就因齐王李祐谋反案被牵连,纥干承基告密,李承乾被废流放黔州,贞观十九年抑郁而终。

李世民没杀他,却给后代留下 “叛逆” 烙印。一百年后,这烙印落到了李适之身上 —— 他是李承乾的孙子,刚生下来就背着 “罪臣后裔” 标签。

神龙政变后,唐中宗复位,李适之才得到入仕机会。他不甘心被身份拖累,靠皇族身份和本事,从底层小官做起:先任金州别驾,后升湖州别驾,再历任右卫郎将、武陵太守、通州和梓州刺史,每处都治理得不错,慢慢有了名声。

后来他升秦州都督、陕州刺史,开元二十四年调任河南尹。这年谷洛水暴涨,他亲自督办修了上阳、积翠、月陂三座堤防,挡住洪水救了百姓。唐玄宗很高兴,下令刻碑记功,让永王李璘写碑文、太子李瑛题碑额,给足了他面子。

开元二十七年,李适之去幽州当长史,代理节度使事务立了功。唐玄宗追赠李承乾为恒山愍王,追封李适之父亲李象为郇国公,算给了他家补偿。

没多久,李适之被召回京城任刑部尚书,兼亚相职。天宝元年,左相牛仙客去世,他接任左相,还兼兵部尚书、弘文馆学士,封渭源县开国公,成了朝堂重臣。

这时的李适之,官至极品,还因酒量好和贺知章、李白等人并称 “酒中八仙”,杜甫都写过诗描述他。可没人想到,权力顶峰藏着狠陷阱 —— 当时的中书令李林甫,靠 “口蜜腹剑” 抓着朝政,他知道李适之是皇族、有才干名声,迟早威胁自己,一直想除掉他。

李林甫设的第一个圈套很隐蔽。一天在政事堂,他故意对李适之说:“华山有金矿,开采能富国,陛下还不知道。” 李适之性子直,没多想,第二天就奏给了唐玄宗。

玄宗立刻召李林甫来问,李林甫却皱眉说:“臣早知道华山有金矿,但华山是陛下本命山,有王气不能开凿,臣才不敢说。”

唐玄宗大怒,觉得李适之办事不考虑后果,当场警告他:“以后奏事,必须先和李林甫商量。”

从此,玄宗对李适之越来越疏远,他在朝堂上渐渐没了话语权。可李林甫没停手 —— 他知道李适之和太子李瑛走得近,而玄宗对太子敏感,这正是可利用的点。

李林甫暗中串联,把李适之跟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刑部尚书韦坚绑在一起,诬陷他们 “密谋逼玄宗退位,拥立太子”。

天宝五年,韦坚先被罢官流放。李林甫还不罢休,派酷吏罗希奭追到贬所杀了韦坚。消息传到长安,李适之吓得发抖,赶紧上疏辞相位。

玄宗准了,改任他为没实权的太子少保。李适之以为退一步能平安,在长安城外建府邸,天天和朋友喝酒赋诗,还写诗装得对朝政没兴趣。

可李林甫不给对手留活路。韦坚死后,他继续罗织罪名,把李适之和太子 “谋反” 的事越描越真。天宝六年,圣旨下来,李适之被贬为宜春太守,赶出长安。

他带家人刚到宜春,罗希奭就奉李林甫命令来了。李适之刚听说罗希奭来,就收到朝廷 “赐酒”—— 唐代这 “赏赐”,就是处死罪臣的暗号。

他盯着那杯酒,想起祖父被废时低头走路的样子,想起自己七年前因谏言被廷杖的疤痕,想起李林甫在政事堂眯眼笑却话里藏刀的模样,也想起父亲临终前让他别争权的叮嘱。

李适之的悲剧,不只是他个人的事,更是当时唐朝政治的缩影。李林甫能专权,根本是玄宗默许的 —— 晚年玄宗沉迷享乐,懒得管朝政,把事交给李林甫,还故意不阻止他搞党争,靠大臣内斗抓牢权力。

在玄宗眼里,李适之的退让没用,反显懦弱;李林甫的 “忠诚”,刚好能帮他稳朝堂,是好用的工具。更根本的是 “罪臣后裔” 的诅咒:李世民的血脉本该是荣耀,到后世帝王手里却成了 “定时炸弹”,这种猜忌,是统治阶层怕权力不稳。李林甫看透了玄宗心思,才敢对李适之这个皇亲下杀手。

李适之拿起酒杯,又想起和李林甫争论时对方话里藏针的样子,想起玄宗拍他肩膀说 “享清闲” 时的冷漠,想起祖父临终前 “吾生不辰,祸及子孙” 的话 —— 这诅咒,一百年后真的应验了。

酒入喉,李适之闭上眼。他的死,是李林甫的阴谋,更是玄宗权力游戏的牺牲品。他背着祖父的罪,成了皇权平衡的弃子。

这场悲剧扯掉盛唐遮羞布:当权力成了唯一重要的东西,退让也是罪过。李适之主动辞官躲进酒乡,还是没活下来 —— 当时的朝堂,容不下半点软弱,只要被盯上,就没退路。

他死后,尸体埋在河南温泉里。曾经的 “酒中八仙”,最终成了权力斗争的祭品。而那杯毒酒背后的黑暗,还在盛唐阴影里蔓延。

来源:人物故事探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