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掷毒气弹、燃火焰枪,卑劣日寇妄图碾碎中华意志;半步不退、寸土不让,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换得胜利微光。让我们随虚拟人物任素宁的日记与镜头,步入电视剧《阵地》的抗战硝烟,定格军人浴血护国的凛然,见证文人以笔为战的热忱!
掷毒气弹、燃火焰枪,卑劣日寇妄图碾碎中华意志;半步不退、寸土不让,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换得胜利微光。让我们随虚拟人物任素宁的日记与镜头,步入电视剧《阵地》的抗战硝烟,定格军人浴血护国的凛然,见证文人以笔为战的热忱!
任素宁的《阵地》日记(8)
10月7日 雾
天未亮,周立波攥着我手腕钻出交通壕,脚边露水被炮火烤成白汽。我把相机紧紧抓着,像抓着一颗手榴弹——它必须炸开,让山外的人看见真实。
吉田大队
的毒气先一步扑来,黄的红的绿的,像南京六月那口黏塘。
我扯下袖子蘸水捂住口鼻,快门却不受控制地“咔嚓”一声,把战士小李被呛得跪地的瞬间钉进底片。他抬头冲我咧嘴:“记者同志,给俺娘看看,俺没退。”说完抓起步枪又冲回雾墙。
日军的火焰喷射器紧跟其后,一条十米长的火舌舔向壕沿。我看见一排人影自觉排成“一”字,用背脊挡住火路,棉袄“嘭”地起火,像给长城点起灯油。
我半跪着对焦,取景器里全是跳动的红,可那红背后,是更多往前冲的灰布军装。
快门第二次响起时,镜头里只剩半截旗杆和抱着旗杆的郝连长。旗面已成黑灰,他仍把旗杆当刺刀,扎进对面钢盔。快门声落,他倒下了,火光照出他牙齿很白,像在笑。
下午3点,增援号响,山脊上爆起“杀”声。
我爬过焦土去数尸体,每数一个就按一次快门,相机烫得粘手。吉田大队最后一名军官被按在泥浆里,八路军战士用拳头完成最后一击,血点溅在我镜头上,像给底片盖了枚邮戳——寄往大后方。
夜里,我在油灯下写稿,纸是缴获的日文地图,背面空白处写:“守军无一人退,相机无一片废。”写到这句,小李的绷带脸、郝连长的旗杆火、毒气里那声“给俺娘看看”全涌上来,墨水和眼泪混成一块,把“退”字晕成黑团。
明天,这篇《吉田大队覆灭记》将随《救亡日报》飞往桂林、重庆、香港。我知道,它一定会落在某条被轰炸的街、某间临时教室、某只颤抖的手里,然后——像今天壕沿上那排火人——烧出新的火。
只要快门还能响,只要笔头还能蘸着血泪,民族的骨气就还在底片上,在报缝里,在每一颗被点燃的心里。
胶片凝风骨,笔墨旺战魂
敬请锁定CCTV-1黄金档
电视剧《阵地》
见证抗战烽火里的文心与担当!
撰稿:符峥嵘 苏耀丹
编辑:广西卫视
图片:广西电视传媒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广西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