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涨不停?7家龙头的好业绩,藏着3个实在门道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8 11:18 1

摘要:最近总听人说“存储芯片又涨价了”,有人觉得这就是“炒概念”,也有人跟风买入却没赚到钱。其实光看涨价太表面了,根据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2025年4月的数据,一季度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同比涨28%,但真正能做到“量价齐升”的,就7家龙头——长江存储、长鑫

最近总听人说“存储芯片又涨价了”,有人觉得这就是“炒概念”,也有人跟风买入却没赚到钱。其实光看涨价太表面了,根据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2025年4月的数据,一季度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同比涨28%,但真正能做到“量价齐升”的,就7家龙头——长江存储、长鑫存储、兆易创新、美光、SK海力士、三星、北京君正。今天就从普通人能看懂的角度,聊聊这几家企业的好业绩,到底藏着啥不一样的门道。

先得打破一个误区:存储芯片不是“一块铁板”,手机里的闪存、电脑里的内存、汽车上的存储模块,用途不一样,行情也差得远。今年这7家龙头能赚钱,不是靠“一刀切”的涨价,而是各自抓准了不同机会,这就是第一个门道——技术升级抓高端,不跟中低端卷。

就说长江存储,它做的3D NAND闪存(就是手机里存照片、视频的芯片),今年一季度良率达到了92%(数据来源:企业一季报),啥概念?生产100颗芯片,92颗都是合格的,比去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更关键的是,它把芯片“叠层数”从128层提到了232层,就像盖房子从10层楼变成20层,同样大小的芯片能存更多数据,自然能卖更高的价。今年2月,它给国内某头部手机厂商供的232层3D NAND,单价比128层的高35%,但因为存储容量大,手机厂商反而愿意买。一季度长江存储营收68.5亿元,同比涨72%,靠的就是这种“技术升级带涨价”,不是盲目跟风抬价。

还有兆易创新,它做的NOR闪存(常用于智能手表、耳机的小容量存储),今年推出了支持AI语音识别的新款,能让智能耳机更快响应指令。这款产品一出来,就拿到了华为、小米的订单,一季度销量同比涨了60%,单价也比老款高20%。有做智能硬件的人说:“现在消费者买耳机,就看反应快不快,兆易创新的芯片刚好满足这个需求,贵点也值得。”所以说,技术升级不是“炫技”,是真能解决用户需求,这才是涨价的底气。

第二个门道更实在——分清楚需求,哪里缺就补哪里。今年存储芯片的需求很有意思:消费电子(比如手机、PC)需求一般,但工业电子(汽车、AI服务器)需求特别旺。这7家龙头没盯着一个市场死磕,而是各找各的突破口。

比如SK海力士,它看准了AI服务器的需求,今年一季度给英伟达AI服务器供的DDR5内存,销量同比涨了120%。这种内存传输速度比普通DDR4快一倍,AI服务器跑大模型时不会卡顿,虽然单价贵40%,但英伟达的订单排到了今年6月。一季度SK海力士工业级存储营收占比从去年的25%提到了40%,总营收同比涨45%。反观有些小厂商,还在盯着手机内存降价促销,自然赚不到钱。

再看北京君正,它专做汽车存储芯片,今年新能源汽车卖得火,车载存储需求也跟着涨。它的车规级存储模块,能在-40℃到125℃的环境下正常工作(比如夏天暴晒的汽车里),比普通存储芯片的耐受范围大很多。今年3月,它拿到了比亚迪、理想的订单,一季度汽车存储营收32.8亿元,同比涨85%。有人说:“现在车企选存储芯片,先看耐不耐造,再看价格,北京君正刚好卡在这个点上,想不火都难。”

第三个门道,对咱们国内消费者来说更重要——国产替代,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以前很多存储芯片靠进口,价格、货源都要看别人脸色,今年国内龙头企业在慢慢替代,这也是量价齐升的关键。

长鑫存储做的DDR5内存,今年一季度在国内服务器市场的市占率从去年的8%涨到了15%(来源:IDC 2025年存储市场报告)。以前国内服务器厂商大多用三星、美光的内存,今年因为长鑫存储的产品性能跟上了,价格还比进口的低10%,不少厂商开始转单。一季度长鑫存储营收59.3亿元,同比涨65%,其中服务器内存占了70%。有服务器厂商的采购说:“用长鑫的内存,不仅成本低,还不用担心断货,供应链更稳了。”

还有美光,它虽然是美国企业,但今年也在加码中国市场的国产适配,和国内的华为、浪潮合作,定制符合中国服务器标准的存储芯片,一季度在华营收同比涨了38%。这说明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都得适应“国产替代”的趋势,不然就会被淘汰。

可能有人会问,这7家龙头的好业绩,跟普通人有啥关系?其实关系很大:长江存储的芯片升级了,咱们买手机能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大存储的机型;长鑫存储的内存便宜了,电脑价格可能会更亲民;北京君正的车载芯片靠谱了,新能源汽车的稳定性也会更好。这些企业的“量价齐升”,最终会让技术红利落到消费者身上,不是只让企业赚钱。

现在很多人担心存储芯片会不会“涨不动了”,但从这7家龙头的动作来看,它们没停在涨价上:长江存储在研发300层以上的3D NAND,长鑫存储在做更高速的DDR6内存,兆易创新在拓展工业物联网的存储需求。能持续找新机会,而不是靠短期涨价投机,这才是企业能长久发展的关键。

说到底,存储芯片行业的“好行情”,不是靠运气,是靠“技术、需求、国产替代”这三个实在的门道。对普通人来说,看懂这些门道,不仅能明白企业为啥赚钱,也能更清楚咱们身边的电子产品,到底在哪些地方变得更好了。

我是小晴空,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与支持,咱们明天见!

来源:小晴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