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5日,在2025山东农技杯晚熟桃品鉴评选中,潍坊安丘市石埠子镇孝德山庄生态农场选送的“黄金妃”品种大桃荣获金奖,这是他们继去年“安蜜1号”在山东农技杯晚熟桃大赛上夺得金奖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10月6日,海报新闻以《村村有好戏 | 荒山蝶变“花果山” “小桃子”长成“大产业”》为题报道潍坊安丘。
原文如下
↓↓↓↓↓
9月25日,在2025山东农技杯晚熟桃品鉴评选中,潍坊安丘市石埠子镇孝德山庄生态农场选送的“黄金妃”品种大桃荣获金奖,这是他们继去年“安蜜1号”在山东农技杯晚熟桃大赛上夺得金奖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从“零基础”到“品种库”,从“单一种植”到“产业链条”,从当初光秃秃的荒地到如今发展到200多个大桃品种的“花果山”,孝德山庄生态农场一颗“小桃子”长成带动产业振兴的“大引擎”,在乡村振兴画卷上描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孝德山庄生态农场负责人郝连云查看桃子成熟情况。
品质为钥 叩开“甜蜜事业”大门
孝德山庄生态农场所在的潍坊安丘市石埠子镇有着悠久的大桃种植历史,境内多山地丘陵,土壤富含硒元素,孕育出的大桃格外脆甜。2019年,年过四十的郝连云毅然来到石埠子镇北郎庄村,承包了500亩山岭荒地开始种桃。
创业初期,没经验、缺技术,郝连云从零开始,足迹遍布郑州、南京、大连等全国各大果树研究院(所),引进了国内外最新最优的红肉毛桃、黄肉毛桃和毛蟠桃等多个品种,严格遵循生态种植标准,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管护。功夫不负有心人,农场种出的第一批桃子品相和口感远超同类产品,让人尝到了小时候的“老味道”,逐渐赢得了市场认可。
白桃10元一斤,黄金蜜15个/箱卖70元,去年夺得晚熟桃大赛金奖的“安蜜1号”,更是卖到10元一个……如今,孝德山庄的桃子全部通过了食用农产品电子安全码与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溯源码的“双码”认证。扫码就能查看完整种植过程,消费者买得放心,售价水涨船高。
郝连云在摘桃子。
种质库+育苗基地 拉长产业链条
农场采用“科研+市场”双轮驱动模式,深化与潍坊市农业科学院、青岛农业大学的合作,开展良种培育试验,从源头提升蜜桃品质与产量,先后筛选出“井甜”“黄金蜜”“中油金缘”等20余个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质品种,构建起从5月底到11月持续有大桃成熟的产业体系,让果香在春夏秋三季接力飘香,形成独具特色的“时间差”竞争力。截至2025年7月,孝德山庄生态农场的桃树品种已达220多个,成为山东省最大的桃树种质资源库。
创新是产业长久的生命力。郝连云潜心钻研品种改良和技术创新,同时对筛选出的优质品种进行育苗。“安丘是种桃大市,新品种苗市场潜力巨大。去年农场20亩地育苗约10万棵,‘雪桃’苗一棵就卖到20元。今年又扩种50亩,育苗20多万棵。”郝连云的桃产业链上,又添了充满活力的“幼苗”。
如今的孝德山庄生态农场,已从单一种植农场蜕变为集杂交育种、良种引进、区域试验、标准示范、繁育推广、优质蜜桃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化农场。在科技赋能下,一颗蜜桃串联起育种、种植等多元业态,成为以科技兴农的生动范例。
孝德山庄“品桃会”现场
农文旅融合 “小桃子”激活共富图景
春天赏十里桃花,夏秋摘五彩果实。从春天的桃花节到盛夏的品桃会,农场依托全域旅游及“安丘天路”带来的流量,以桃为媒,将“颜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值”,让农文旅融合的新实践落地生根。每年7月份的沉浸式“品桃会”,孝德山庄邀请客商、游客亲口体验,让口碑传播强化品牌认知,搭建起高效的产销对接平台。
“今年第二届桃花节,4月6日当天就有300余人入园游玩,带来上万元收入。第三届品桃会,一天订出去10多万棵桃苗。截至7月底,农场已订出桃苗20万棵,买桃的订单更是源源不断。”郝连云自豪地说。
“前几年从孝德山庄引进2亩‘9602’油桃苗时,真没想到能有今天的好收成。现在桃树进入丰产期,一亩地纯收入2万元。”石埠子镇北郎庄村党支部书记孙衍余告诉记者。
如今,在孝德山庄生态农场的带动下,北郎庄村村民种桃热情持续高涨,大桃品种也从单一走向多元,种植面积增加到900亩,规模效益凸显,村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来源:安丘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