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饭桌上,聊起近况。有人在大城市打拼几年,已经小有成就;有人回乡创业,做得风生水起;也有人还在频繁换工作,为下个月的房租发愁。
前几天回老家,和几个老同学聚了聚。这一趟,感触特别深。
饭桌上,聊起近况。有人在大城市打拼几年,已经小有成就;有人回乡创业,做得风生水起;也有人还在频繁换工作,为下个月的房租发愁。
我发现那些做得不错的人,身上都有个共同点——他们都在某个领域深耕了好几年。
阿杰,毕业后就一直做跨境电商。头两年真的苦,选品、物流、客服全自己来,经常凌晨两三点还在回邮件。但现在,他已经有了稳定团队,时间自由,收入可观。
小琳,坚持做自媒体写作。开始家里人都觉得不靠谱,但她就是埋头写,从没人看到渐渐有了固定读者。现在接一篇文案的费用,抵得上过去一个月工资。
而还在挣扎的同学,往往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今天觉得这个赚钱就试试,明天看那个火热又跟风,始终没在任何一个领域扎下根。
回家的高铁上,我一直在想这件事。
人和人的差距,真不是突然拉开的,而是日复一日的积累。
那些看起来的“一夜成名”,扒开来看,底下都是数年如一日的坚持。就像竹子生长,前四年只长三厘米,从第五年开始,每天以三十厘米的速度疯长——前面那四年,它是在扎根。
反观我自己,还有身边很多朋友,缺的不是能力,而是专注和耐心。太容易被外界干扰,太急于看到结果,在一个地方挖两铲子不见水,就急着换地方重新挖。
其实啊,深耕,就是选准一个方向,然后像钉子一样扎进去。
不用多聪明,也不用什么背景,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三年入行,五年懂行,十年成王——这话虽然老套,却是真理。
深耕不是傻坚持,而是在持续中不断精进。今天比昨天好一点,明天比今天再进步一点。就像阿杰,他现在还在学习直播带货,小琳也在尝试短视频,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里不断拓展边界。
那具体要怎么做呢?我觉得有三点特别重要:
第一,找到你真正感兴趣、也适合的领域。
不用追热点,选那个你愿意花时间琢磨,做起来不觉得累的事。喜欢美食就去研究烹饪,擅长沟通就做销售,文笔好就坚持写作——在你热爱的地方深耕,苦也会变成甜。
第二,屏蔽噪音,保持定力。
别人赚快钱、走捷径,那是别人的事。你要守住自己的节奏,相信长期主义。深耕的路上注定孤独,会有质疑,会有诱惑,但别轻易转向。
第三,每天进步1%。
不用贪多求快,每天学点新知识,解决一个小问题,积累一点经验。一年下来,你会发现已经走了很远。
老话说“滚石不生苔”,一个不停换地方的人,是留不下积累的。只有选定一片土壤,深深扎下根去,才能长出属于自己的森林。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家庭、普通出身,没有那么多捷径可走。但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活法——认准一个方向,踏踏实实努力,几年后,你也会成为别人眼中“混得不错”的人。
从今天起,选准方向,深耕下去。三五年后再回头看,你会感谢现在这个专注的自己。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在自己的领域里深耕不辍,就是对生命最好的不辜负。
来源:红木古典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