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乔和小乔,这对三国时期的绝代双娇,在《三国志》里只有短短一句话:“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这两句诗,让多少人为之浮想联翩?
假如,赤壁之战周瑜输了,他那美貌无双的妻子小乔和姐姐大乔,真的会被曹操掳走,关在铜雀台里吗?
这画面想想就刺激——但历史真相,恐怕比这残酷得多。
大乔和小乔,这对三国时期的绝代双娇,在《三国志》里只有短短一句话:“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
注意,这里的“桥”是原姓,后来被文艺作品写成了“乔”。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引发了后世无数想象。孙策和周瑜这对好兄弟,在攻占皖城后,顺便娶了当地著名的美女姐妹花。当时孙策还开玩笑对周瑜说:“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这话说得,简直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不过命运弄人,孙策在娶大乔后仅仅一年就遇刺身亡,大乔瞬间成了寡妇。而小乔与周瑜的婚姻持续了十一年,育有二子一女,直到周瑜病逝巴丘。
说起铜雀台,那可是曹操的得意之作。建安十五年,曹操在邺城修建了这个极其奢华的建筑群,台高十丈,有殿宇百余间。建成之时,曹操率领儿子们和文武百官登台赋诗,还让曹丕、曹植等人都写了《登台赋》。
不过,铜雀台真如传说中那样,是曹操为了收纳天下美女而建的吗?
其实,它的Z治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功能。铜雀台的建造,主要是为了彰显曹操的权势和地位,是他作为实际统治者的标志性建筑。
众所周知,曹操确实有个广为人知的爱好,喜欢收编对手的妻女。这个特殊癖好在三国时期是相当出名的。
比如,大将军何进的儿媳尹氏,在丈夫早逝后被曹操纳为妾室,连带着收养了她的儿子何晏。还有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妻子杜夫人,原本关羽曾向曹操请求攻下吕布后娶她,结果曹操见杜夫人美貌,竟然自己笑纳了。
张绣的婶婶邹夫人,更是让曹操付出了惨痛代价。因为强纳邹夫人,激怒了张绣,导致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爱将典韦战死。这代价,不可谓不沉重。
如此看来,如果真有机会,曹操会放过名满江东的二乔吗?
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真的跟二乔有关吗?《三国志》记载的赤壁之战,压根没提二乔。诸葛亮也根本没有用“曹操欲取二乔”来激怒周瑜,这完全是《三国演义》的艺术加工。
事实上,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时刚刚出山,地位远不如周瑜,哪敢用这种话去刺激东吴的三军统帅?
不过唐朝诗人杜牧的“铜雀春深锁二乔”,倒是给后世文人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到了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更是把这段虚构发挥到极致,让诸葛亮篡改曹植的《铜雀台赋》,把“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故意曲解成要掳走二乔的意思。
这一改编,效果显著——周瑜当场勃然大怒,下定联合刘备抗曹的决心!
那么,在孙策和周瑜英年早逝后,二乔的真实命运究竟如何?
历史在这里保持了沉默。陈寿的《三国志》再也没有提及二人的下落。但我们可以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推测。
大乔在孙策死后,最多二十出头,却不得不守寡终生。在那个乱世,美女寡妇的命运往往不由自己掌控。虽然孙家肯定会给予基本生活保障,但其处境之艰难可想而知。
小乔稍好一些,与周瑜相伴十一年,周瑜去世时她应该也就三十左右。此后史书再无记载,很可能也是在周家守寡终老。
民间传说,总是倾向于给美人安排戏剧性的命运。有人说小乔在周瑜死后郁郁寡欢,没过几年就病逝了。也有人说曹操确实想过掳走二乔,只是没能成功。
真实的历史往往比传说更残酷。二乔作为乱世中的女性,即便出身名门、美貌绝世,依然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她们更像是乱世中的美丽装饰,在丈夫生前是荣耀的象征,在丈夫死后便悄然隐入历史帷幕之后。
所以,曹操的铜雀台里到底有没有锁着二乔?
答案是否定的。但二乔的真实命运,或许并不比被锁在铜雀台里好多少。在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女性的命运常常如浮萍般漂泊不定,即便绝世佳人也不例外。
当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会发现真实的三国女性故事,虽然没有传说中的香艳刺激,却更值得后人深思。美人的眼泪,往往比英雄的鲜血更能映照出一个时代的悲剧底色。
好货勿藏,大家分享。文中信息如有不符,请在下方吐槽!
来源:大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