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都熬到退休,却熬不过一张离婚协议”——2023年,上海静安区民政局里,55岁以上夫妻的离婚号从每天5个加到20个,工作人员加班到七点,盖章盖到手软。
“都熬到退休,却熬不过一张离婚协议”——2023年,上海静安区民政局里,55岁以上夫妻的离婚号从每天5个加到20个,工作人员加班到七点,盖章盖到手软。
导火索不是出轨,不是家暴,是每天同桌吃饭却各刷各的手机,连吵架都嫌费电。
一句话:老年婚姻正被“沉默”杀死,谁先开口,谁就先赢后半生。
72%的银发夫妻表面和平,背地里把伴侣当室友,医保卡各用各的,连wifi密码都不共享。
杭州一位62岁阿姨在抖音直播吐槽:“结婚38年,最亲密的动作是递降压药。
”弹幕里一片“+1”。
不是没感情,是懒得重启。
哈佛最新研究说,老年夫妻一起学点新东西——哪怕是学用美颜相机——亲密度能飙57%。
可现实是,大爷宁可看钓鱼直播,大妈转养生鸡汤,彼此点赞都算奢侈。
疫情三年,把“凑合”逼成“散伙”,2022年银发离婚率直接+18%,创历史峰值。
有人调侃:以前怕猝死,现在怕孤独死,不如先离个婚压压惊。
想活得更久,先让婚姻“回血”。
北大老龄中心算过账:好好说话、一起玩的夫妻,医疗支出省三成,寿命多5-7年,比吃保健品便宜多了。
上海试点“银发婚姻课堂”,八节课教会大爷大妈说“谢谢你”“今晚跳不跳舞”,结业时81%的夫妻表示“吵不动了,想再试一次”。
最火作业是拍一条15秒抖音:大爷穿西装送花,大妈害羞捂脸,点赞50万,评论区年轻人都哭“又相信爱情了”。
秘诀无他——把“老夫老妻”四个字暂时拉黑,每月留一小时当回“老男孩老女孩”,比啥药都强心。
网友热评:
“我妈昨天突然问我:‘微信红包最大能发多少?
’我以为她要给我压岁钱,结果她给老爸发了个520,备注‘迟到的蜜月’。
老爸回了个害羞表情,我直接原地出家。
”
“退休离啥婚啊,再熬熬,谁先走还不一定呢,留点吵架的力气交医药费不好吗?
”
“建议民政局设个‘冷静室’,放两首《最炫民族风》,跳完还想离,再盖章,省得后悔药比降压药还贵。
”
来源:阿依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