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 月 4 日深夜,珠峰东坡营地的游客孙先生被一阵剧烈的震动惊醒。他摸黑拉开帐篷拉链,手电筒的光束刺破黑暗 ——积雪已没过膝盖,原本熟悉的徒步路标完全消失,远处传来其他帐篷的呼救声。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雪,让近千名国庆假期徒步游客陷入 “白色绝境”。
10 月 4 日深夜,珠峰东坡营地的游客孙先生被一阵剧烈的震动惊醒。他摸黑拉开帐篷拉链,手电筒的光束刺破黑暗 ——积雪已没过膝盖,原本熟悉的徒步路标完全消失,远处传来其他帐篷的呼救声。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雪,让近千名国庆假期徒步游客陷入 “白色绝境”。
“刚开始只是零星雪花,半小时后风就像野兽一样咆哮。” 孙先生回忆,3 日晚降雪开始,4 日凌晨演变成 “近年最强暴风雪”。气象数据显示,乌拉山口能见度骤降至不足 1 米,积雪以每小时 20 厘米的速度增厚,至 4 日中午,汤湘、热嘎等营地积雪深度已达 1.2 米,部分路段因雪崩风险完全中断。
最惊险的是热嘎营地的老年徒步团。62 岁的王阿姨在日记中写道:“帐篷被积雪压得咯吱作响,凌晨 3 点突然坍塌,我们 12 个人挤在残破的防风布下,有人开始发抖、说胡话 —— 那是失温的征兆。”西藏蓝天救援队 5 日凌晨 5 时接到求助电话时,已有 3 名游客出现中度失温,意识模糊。
“几百人在齐腰深的雪里挖路,藏族老乡背着氧气瓶,一铲一铲往前挪。” 珠峰景区工作人员益西说。4 日 17 时 50 分景区紧急关闭后,当地政府连夜组织救援:铲车在海拔 4500 米的陡峭山道上艰难推进,每小时仅能清理 300 米;村民和救援队员组成 “人墙”,用铁锹和雪板打通通往各营地的 “生命线”。
5 日上午 9 时,首支救援队抵达晓乌措营地,用雪地摩托优先转运 3 名失温游客。截至 5 日晚,350 人安全抵达曲当镇接应点,那里备有热食、棉被和吸氧设备。“喝到第一口羊肉汤时,眼泪都下来了。” 获救游客张女士说,“向导把自己的防寒服让给了失温的老人,救援队的手冻得发紫还在铲雪。”
“所有被困人员已取得联系,无生命危险。” 定日县融媒体中心 6 日通报,剩余 200 多名游客正分批转移,“村民和救援人员组成‘护送队’,身体好的游客徒步下山,行动不便者由雪地摩托转运”。景区同步发布安全提示:近期计划前往的游客务必暂停行程,已进山团队需立即报备位置。
此次暴雪也暴露高原徒步隐患。数据显示,近年珠峰东坡徒步人数激增 300%,超三成游客未携带专业防寒装备。有资深向导直言:“有人穿普通运动鞋就来,连失温急救知识都不懂。”
目前,救援仍在持续。这场 “雪山救援战” 再次提醒:珠峰的壮美背后藏着未知风险,敬畏自然、做好准备,才是徒步者最该上的 “必修课”。
来源:山西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