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盐铁论》里讲: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强调高效赚钱的关键在于掌握规律、运用方法,而非单纯依靠体力劳动的重复投入。
你知道钱是怎么来的吗?如果你连钱是怎么来的,都不明白,那你也肯定赚不到钱。
《盐铁论》里讲: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强调高效赚钱的关键在于掌握规律、运用方法,而非单纯依靠体力劳动的重复投入。
如果你只靠自己的体力和时间去赚钱,一年最多才能赚多少钱。毕竟休息一晚就能恢复,所以体力它的成本并不值钱。
富在术数,所谓的“术”,放到今天来看,其实就是商业模式。那么什么是商业模式?它指的是,除了体力劳动外,你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赚钱的?
下面是我们常见的四种商业模式。大多数能够高效赚到钱的人,都是运用了这几种商业模式。你可以看看自己适合哪一种。
如果是一个普通人,没本钱、没资源、没有背景,也没人脉,那其实我觉得下面有一种模式非常适合。
1、赚“价格差”的钱。
这种商业模式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商家从厂家进货,再将商品销售到市场,从中赚取差价,低买高卖的方式非常直观,无需过多解释。
2、赚“时间差”的钱
赚“时间差”的钱,它的核心就是利用不同市场之间的时间差来盈利。
一个在一线城市已经得到验证、火爆起来的商业模式或消费趋势,由于传播、落地、市场培育等需要时间,在它普及到下沉市场(三四五线城市及县城)之前,存在一个宝贵的时间窗口。
有人就在这个窗口期间赚到钱。
大约十六七年前,宠物医院在三四线城市非常少见,几乎没有。最早是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兴起的。有些比较敏锐的人在一线城市看到了这个生意的潜力,就把一线城市的模式照搬到三四线城市。
我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家附近有一家中型的诊所,后来倒闭了。之后有位老板接手,把它改成了宠物医院。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这家宠物医院依然屹立不倒,而且发展得越来越好,这就是利用时间差窗口,提前抢占市场带来的好处。
国际上也可以用一样的做法,在中国非常成功的商业模式,照搬到国外同样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比如,这两年来非常火爆的直播带货,我身边就有人把这种模式带到了欧美和东南亚。刚开始需要会英语的人来直播,现在有了AI,可以实现实时翻译了。
这种在中国已经跑通的模式,还没在国外普及前,有人就在这个窗口期间把这个模式带到海外市场,在海外依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赚“信息差”的钱
赚“信息差”的钱,核心在“我知道而你不知道”的事情,并利用这个信息优势来创造价值和利润。
在某个领域,我们比别人了解得更多、更深入,别人还是新手,而有人已经收集到了足够的信息,大到咨询公司的行业报告,小到我们考公考会计资格证等资料,这些都可以被称为“信息差”
我大学那会,有一个师姐是读会计专业的,当时她考初级会计证,整理到的一些学习资料。后面在网上打包卖给了即将要考初级会计证的小白们。这就算赚信息差的钱。4、赚“认知差”的钱
赚“认知差”是比“信息差”更高级的模式。
信息差:我知道而你不知道的信息
认知差:对于同样的事,我能理解到你所不能理解的深度和规律,并能形成一套可复制的方法论。
将这种方法论“产品化”,就是将无形的经验和认知,包装成一个有形、可交付、可销售的“产品”。
比如,罗振宇,他是中国知名的职场和知识分享达人,他就是通过将自己在职场、商业领域的认知转化为产品,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知识品牌。
那么,哪种模式更适合我们普通人?
我认为是第四种模式——赚"认知差"的钱。
在电商领域,有一种分类方法,把产品分为标品和非标品。标品指的是大家都长得一模一样、同质化非常严重的产品;而非标品则是有差异化、各有风格的产品。
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出圈,所卖的产品一定得是非标品。因为在没有资金和资源的情况下,普通人很难在同质化严重的标品市场中拼得过大卖家。
商业模式也是一样的。所谓认知差,就是指你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特的“非标品”,本身就很有特色,是一个IP。
你可以把自己人生中的某段经历,比如考公务员、考会计证,或者是情感经历等,把你的经验和认知整理成一套可以帮助别人的方法论,去帮助那些即将经历但还没有经验,或者在某一领域需要这些经验的人。
不要害怕自己的人生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经历。哪怕是最普通的经验,也可以帮助到别人。即使只是你在找工作时,能够很快找到一份心仪工作的经验,也可以分享给那些正在找工作的人。
即使你不是健身达人,即使你只是入门不久,在平时规律锻炼的过程中,保持了健康的体重。你这份经验也可以帮助到想要入门的小白。
我原本以为,我之前在电商所做的一些最基本的运营知识应该是人人都会的,非常普通的东西。没想到,在我参加一些小圈子的交流聚会时,却很多人都来问我这些非常基础的问题,甚至连最基础的“标题应该怎么写”都能讨论半天。
看到么?有时候我们觉得很普通的东西,恰恰却是别人需要的。
所以,别再抱怨你普通啦。
去把你平时看似平凡却滚烫的过往,打磨成能与人共鸣的产品。把你深夜里的挣扎、无人懂的困惑、反复沉淀的思考,都变成温暖他人的光,再让这份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成为撬动新可能的支点,去抵达你从前不敢设想的远方。
当你试着把你路上的故事转化为有温度的价值,便会在这个过程里,真正活出自己人生!
来源:心平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