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 EPC 项目的宝子们是不是都有同感?明明这种模式主打高效省心,结果一到计价环节就各种糟心,利润悄悄溜走不说,还特别容易跟甲方闹矛盾。其实问题根源都在这 6 个核心矛盾上,今天就把破解办法一条条说清楚,帮你少走弯路!
做 EPC 项目的宝子们是不是都有同感?明明这种模式主打高效省心,结果一到计价环节就各种糟心,利润悄悄溜走不说,还特别容易跟甲方闹矛盾。其实问题根源都在这 6 个核心矛盾上,今天就把破解办法一条条说清楚,帮你少走弯路!
一、核心矛盾:没详细图纸,总价怎么定才不扯皮?
重点痛点:
1.招标用模拟清单报价,后续施工图与清单的项目特征、工程量差异大,总价基础直接动摇
2.按传统定额计价,设计优化、施工创新省的成本体现不出来,挫伤优化积极性
3.新型、定制材料设备无权威参考价,定价过程长还易起争议
重点破解办法:
1.甲方招标前需明确建设标准、功能需求、主要材料档次,为精准报价打基础
2.图纸深度不足时,改用平方米造价指标或下浮率招标,竞争焦点转向综合实力
3.共建或选用第三方价格平台,规范认质认价流程,保证透明高效
二、核心矛盾:固定总价合同,中途变更多了怎么算?
重点痛点:
1.甲方中途提新需求、提高标准,难界定是否算变更,费用计算无依据
2.遇到招标未明示的不良地质,不清楚该由谁承担额外费用
3.总包做设计优化降成本,难证明未降低合同约定的功能与标准
重点破解办法:
1.合同条款细化,明确变更触发条件、范围、计价原则,尤其约定需求变化、地质风险、政策调整的责任归属
2.所有影响费用、工期的事件,都用会议纪要、工作联系单等固定证据,及时让甲方确认
3.发现潜在变更时提前预警,和甲方共同商议解决方案,避免事后纠纷
三、核心矛盾:总价合同,进度款怎么付才不卡壳?
重点痛点:
1.进度款支付节点、比例无明确合同约定,即便有行业指导意见也易起争议
2.无详细工程量清单,每月已完工程价值难客观衡量
3.过程计量计价有争议,导致进度款延迟支付,影响项目现金流
重点破解办法:
1.投标时或合同签订后,提交合同总价分解表,明确各分部分项工程费用权重,作为过程支付依据
2.采用里程碑支付模式,设定基础完成、主体封顶等关键节点,明确每个节点支付金额
3.推行季度过程结算,对已完工程及时确认结算,将竣工结算前置,减轻后期压力
四、核心矛盾:总包该担多少风险?别当冤大头
重点痛点:
1.建设周期长,主要材料价格超预期剧烈波动,全让总包承担易亏利润
2.施工中出台新环保、安全、节能标准,新增成本责任难划分
3.甲方审批、决策慢导致停工窝工,损失索赔无清晰路径
重点破解办法:
1.合同加入价格调价条款,约定主要材料价格波动超 ±5% 时,超出部分双方合理分担
2.明确法律变更处理原则,因国家政策变化导致成本增减,合同价格相应调整
3.甲方原因造成延误时,及时发书面通知记录损失,为后续索赔留存依据
五、核心矛盾:想靠设计优化省成本,怎么实现?
重点痛点:
1.按图计价模式下,优化节约的成本难在甲乙双方间合理分配,缺乏激励机制
2.设计师做方案时,对施工难度、成本影响考虑不足,设计标准与成本脱节
重点破解办法:
1.合同约定价值工程分享机制,总包提出合理化建议节约的投资,双方按 5:5 等比例分享,激励优化创新
2.总包内部建立造价与设计联动机制,让造价人员提前介入设计,多方案成本比选,实现成本前置控制
六、核心矛盾:竣工结算太复杂,怎么快点搞定?
重点痛点:
1.结算资料繁多(结算报告、竣工图、变更签证等),缺一份或不规范就可能被审计核减
2.第三方审计用传统定额、图纸审减,忽略 EPC 总价包干精神和优化价值
3.联合体模式下,总包与分包 “背靠背” 结算,业主审计拖延易引发连锁支付风险
重点破解办法:
1.过程资料日清月结,所有变更、签证及时办理确认,做到 “资料等结算,而非结算补资料”
2.合同明确结算时限,约定甲方收到完整结算报告后的审核期,逾期未审完视为认可
3.结算前和甲方、审计方统一依据原则,明确按 “合同总价 + 有效变更” 还是重新核算,避免方向错误
最后想说,EPC 计价难的本质,是传统计价思维和现代化管理模式的碰撞。破解关键不是找完美答案,而是甲乙双方从 “对立博弈” 转向 “合作共赢”。签一份前瞻、公平、细致的合同,过程中多沟通、重证据,才能化解矛盾,真正发挥 EPC 模式的优势,让项目走得更稳!
来源:造价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