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金钥匙”。近年来,长丰县人民法院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将司法服务的触角延伸至产业发展最前沿、乡村振兴主战场、民生需求第一线,以创新举措破解治理难题,用司法温度化解矛盾纠纷,绘就司法为民新“枫”景。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金钥匙”。近年来,长丰县人民法院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将司法服务的触角延伸至产业发展最前沿、乡村振兴主战场、民生需求第一线,以创新举措破解治理难题,用司法温度化解矛盾纠纷,绘就司法为民新“枫”景。
“小法庭”为新能源智造筑屏障
长丰县下塘镇是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基地,聚集了比亚迪、中创新航等一批龙头企业。在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供应链纠纷、知识产权争议、劳动争议等案件也随之增多。
面对产业发展需求,下塘人民法庭主动作为,依托合肥(长丰)新能源产业司法保护基地,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全力打造“15分钟司法服务圈”,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精准化司法保障。干警们深入企业一线,摸清企业智能制造中的法律风险,通过“实地探访+法律解读+互动体验”的形式,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解答员工法律疑问。针对企业常见的合同纠纷,下塘法庭推出“示范文本+法律风险提示”服务,力促从源头减少纠纷发生。
“小法庭”为乡村“新农人”撑腰杆
在长丰县杜集镇,特色种植产业正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电商成为当地拓宽农产品销路的重要纽带。为更好赋能乡村振兴,朱巷人民法庭主动作为,牵头开展守护“新农人” 计划。
“做电商带货不能只看流量,直播间里对产品的描述也不能夸大,不然出了纠纷还可能要担责任。”
“产品不管线下卖还是线上销,产地、合格证这些信息得如实公示。”
……
干警们走进田间地头、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电商经营场所,开展法治宣传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真实案例,向“新农人”们讲解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电商运营等领域的法律知识。此外,朱巷法庭还设立了“新农人”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当“新农人”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咨询法律问题、申请法律援助、提起诉讼等。鼓励通过调解等低成本方式化解纠纷,并加强对调解组织的指导和培训,切实降低“新农人”维权成本,为乡村经济发展筑牢司法后盾。
“小法庭”让民生矛盾实现“和为贵”
双墩人民法庭辖区内企业密集、居民众多、人口流动大,为此,该法庭建立纠纷分流处置机制,根据纠纷类型自动匹配调解员,复杂案件则由法官提前介入指导,提升纠纷化解效率。
在一起物业纠纷中,某小区业主因对物业服务不满意,长期拒交物业费,物业公司多次催缴无果后诉至法庭。案件受理后,双墩法庭干警深入小区实地调查,发现小区存在卫生清洁不及时、安保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于是法庭干警一方面向物业公司明确义务与责任,督促其改进服务;另一方面引导业主理性表达诉求,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物业公司承诺优化服务,业主同意补交物业费,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针对民事纠纷“情感复杂、调解难度大”的特点,双墩法庭由女法官与社区工作者组成“柔性调解组”,通过单独谈话、“背靠背”倾听等方式疏导当事人情绪。在一起离婚案件中,夫妻因子女教育问题激烈争吵。调解组在耐心安抚妻子时发现其因独自照顾孩子产生抑郁情绪后,立即联系县妇联安排心理干预,同时加强与丈夫沟通,引导其承担家庭责任,最终成功化解矛盾。
长丰法院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为契机,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百姓生活保驾护航。
整理:蒋元媛
作者:王银银
供稿:长丰县人民法院
排版编辑:夏晨曦
来源:富鑫小哥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