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大胜!9月合资车销量排行:轩逸断层领先,帕萨特第6,逍客33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6 20:43 2

摘要:日产把燃油版和e-POWER一起打包卖,价格压到9万元边缘,4S店销售说“客户进门十分钟就下单,连试驾都懒得试”。

轩逸一个月卖出3.2万辆,等于把第二名朗逸甩出整整一条南京长江大桥。

日产把燃油版和e-POWER一起打包卖,价格压到9万元边缘,4S店销售说“客户进门十分钟就下单,连试驾都懒得试”。

这不是车好,是日产把“省油”两个字做成印章,直接盖在消费者脑门上。

轩逸电驱版只占15%,却天天被销售挂在嘴边,因为厂家要刷新能源积分,积分能换钱,换的钱再拿去贴燃油版,循环割韭菜。

朗逸、速腾、凯美瑞跟在后面,销量都在2万辆上下浮动,大众和丰田不降价,但给金融方案:两年免息、首付一成,等于把车变成白条。

年轻人兜里没存款,白条刚好套住他们。

车企算盘打得响:先把人绑进还款计划,三年后换车继续贷,一辈子做月供奴隶。

宝马3系用6万元优惠把奥迪A4L踢下豪华中型车王座,1.4万辆的成绩看着风光,可终端价已经跌破27万元,比官方指导价低出两辆飞度。

华晨宝马工厂每天加班到22点,工人说“卖得好是因为便宜,不是因为操控”。

奔驰C级紧跟1.35万辆,三叉星徽继续靠车标收税,只是税点越来越低。

豪华车越卖越便宜,不是良心发现,是30万元区间被比亚迪汉、极氪001截胡,再不降价就得把展厅租给奶茶店。

大众ID.3降到12.59万元,一个月冲了8000辆,上汽大众内部文件写着“每卖一辆亏2.6万元,先抢市场再谈利润”。

亏钱换销量,是为了把ID.系列留在新能源榜单前十,让股票故事能继续讲。

别克微蓝6、丰田bZ3跟着降价,合资纯电集体跳水,跳得比二手车商还快。

它们心里明白,再不割就割不到了,比亚迪海豹已经把刀片电池和座椅通风做到15万元,合资再端着架子就等着吃灰。

RAV4、CR-V、逍客还在SUV榜前十,但销量比去年少了两成,展厅里看车的人一半时间都在刷手机对比宋PLUS。

丰田销售偷偷给客户算油费:一年跑两万公里,混动RAV4比宋PLUS DM-i多花4000元油钱,话音未落客户已经走进比亚迪门店。

日系SUV死守“耐用”招牌,可年轻人更想要大屏和绿牌,耐用抵不过能省一块是一块。

MPV市场还是赛那和GL8的二人转,别克把GL8经典型降到23万元,赛那加价变优惠,两家一起把奥德赛挤到墙角。

MPV总量没涨,只是换车的人从轿车升级过来,车企把七座车包装成“移动的家”,再送气垫床和折叠桌,套路和卖精装修公寓一个师傅。

燃油车继续占八成销量,但增速像老牛拉破车,厂家把发动机热效率吹到40%,消费者只关心落地价能不能再低5000元。

新能源积分像紧箍咒,逼着合资厂每卖三辆油车就要搭一辆电车,电车亏钱,油车降价,利润被两头挤,财报上的数字越来越瘦。

日产、大众、丰田一边喊电动化,一边把老款发动机换个新壳继续卖,因为发动机研发费还没摊完,生产线折旧还有五年。

它们想要的是时间,时间能让电池成本再降一百块,时间能让充电站再多一万根,时间能让消费者忘记合资曾经傲慢的脸。

可比亚迪和吉利不给人留时间,三个月推一款新车,两个月降一次价,合资每次开会都在算“还能撑几轮”。

9月成绩单像一面镜子,照出合资的底牌:燃油车是最后的现金牛,豪华车是降价换脸,电车是亏本抢积分。

镜子背后写着一行小字——“再慢一步,连降价都没人看”。

老年人攒了一辈子钱买车图个省心,现在销售告诉他“电车省油”,他反问“电池坏了是不是要半条命”;年轻人告诉他“绿牌不限行”,他摇头“我退休金跟不上换车速度”。

合资车企把价格砍到骨头,真能砍回消费者的心?

还是砍到最后,连品牌一起砍没了?

来源:朴实花猫1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