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阵子帮邻居李叔整理简历,他退休前是单位的技术骨干,闲不住想找份兼职继续干。可投了好几家公司,要么一听“62岁”就婉拒,要么说“超龄了没法签合同,出了事我们不负责”。李叔犯了愁:“我身体硬朗,手艺也没丢,咋想挣份踏实钱就这么难?”
前阵子帮邻居李叔整理简历,他退休前是单位的技术骨干,闲不住想找份兼职继续干。可投了好几家公司,要么一听“62岁”就婉拒,要么说“超龄了没法签合同,出了事我们不负责”。李叔犯了愁:“我身体硬朗,手艺也没丢,咋想挣份踏实钱就这么难?”
后来我帮他查政策才发现,现在退休后再打工早不是“随便找份活”那么简单了,关于超龄劳动者的保障、合同签订、工资结算,都有了新说法。不少人还像李叔一样,以为退休后打工和年轻时没区别,结果要么踩了坑,要么错失了该有的保障。
比如有人没签任何协议就上岗,干活时受了伤,公司翻脸不认账;还有人被拖欠工资,因为“超龄不受劳动法保护”,维权时处处碰壁。这些糟心事,其实都能通过提前了解政策避免。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退休后再打工到底有哪些新变化,该咋避开风险,让想干活的人能踏实挣钱,也让用工方少走弯路。
一、先掰扯清楚:退休后打工,还算“劳动者”吗?
很多人退休后找活干,最纠结的就是“我这情况,到底受不受劳动法保护?”之前有个读者跟我吐槽,他退休后在一家超市当理货员,上班时被货架砸伤了脚,超市说“你超龄了,不算我们的员工,医药费自己承担”。他气不过去维权,才知道退休后打工,和单位的关系还真跟年轻时不一样。
这里得先把概念讲明白:咱们没退休时上班,和单位签的是“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关系”,受《劳动法》保护,单位得给交社保、发加班费,出了工伤也有工伤保险兜底。但退休后,因为已经开始领养老金,没法再交社保了,这时候再打工,和单位签的大多是“劳务合同”,属于“劳务关系”,不受《劳动法》保护,而是受《民法典》调整。
别觉得“不受劳动法保护”就亏了,其实劳务关系也有明确的权利义务。比如单位得按合同约定给你发工资,不能随便拖欠;干活时如果因为单位的原因受了伤,单位也得承担赔偿责任。只不过这些都得在劳务合同里写清楚,没合同的话,维权时就容易扯皮。
我身边有个阿姨,退休后去小区门口的小饭馆帮忙,没签合同,老板说好一个月3500元,结果干了俩月只给了5000元,剩下的2000元一直拖着不给。阿姨找社区调解,老板还耍赖说“没签合同,我没说过给3500”。最后虽然通过考勤记录和聊天记录要回了钱,但折腾了快一个月,糟心又费力。所以退休后打工,不管对方是熟人介绍还是正规公司,第一步就得签劳务合同,把工资、工作时间、工伤责任都写明白,这才是最实在的保障。
二、超龄打工也能有“工伤保障”?这招必须学会!
“退休后打工,出了工伤谁负责?”这绝对是超龄劳动者最关心的问题。之前我在小区群里聊起这个话题,好多叔叔阿姨都说“不敢找重活,就怕受伤了没人管”,还有人说“宁愿少挣点,也不想冒这个险”。其实现在超龄打工,也能有工伤保障,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咋弄。
之前国家没明确规定超龄劳动者的工伤保险问题时,很多单位不愿意雇超龄员工,就怕出工伤要赔钱;劳动者也不敢放心干活。但现在不一样了,多地都出台了政策,允许单位给超龄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或者通过购买“雇主责任险”来规避风险。
比如广东、江苏、山东这些地方,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为超龄就业人员单独缴纳工伤保险,只要交了,万一出了工伤,就能按《工伤保险条例》享受待遇,比如医疗费报销、伤残补助金这些,都能有保障。还有些地方虽然没明确单独缴工伤保险,但鼓励单位买雇主责任险——这种保险是单位花钱买的,员工在工作中受伤、残疾或者死亡,保险公司会给赔偿,相当于给超龄劳动者加了一层保障。
不过要注意,这两种保障都得是“单位主动办”。如果单位没给交工伤保险,也没买雇主责任险,那出了工伤,就得按劳务合同的约定来,要是合同里没写,就只能跟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所以退休后找工作,面试时就得问清楚“你们给超龄员工交工伤保险,或者买雇主责任险吗?”,别不好意思问,这是关乎自己权益的大事。
我认识一位做装修的王师傅,退休后在一家装修公司干木工,公司给他买了雇主责任险。去年他在锯木板时不小心锯伤了手,花了8000多医药费,保险公司很快就报销了,还给了2000元误工费。王师傅说:“有了这保险,干活心里踏实多了,不怕万一出点事没人管。”所以大家找工作时,一定要优先选能提供工伤保障的单位,别只看工资高低。
三、工资咋算?加班费给不给?这些“规矩”要盯紧!
退休后打工,工资问题也容易出纠纷。有人觉得“自己是退休人员,能有份活干就不错了,工资少点、没加班费也能忍”,结果被单位当成“软柿子”捏,要么故意压低工资,要么让加班却不给加班费。其实不管是劳务关系还是劳动关系,工资和加班费都有“规矩”,不能任由单位说了算。
首先说工资,劳务合同里得明确写清楚“月薪多少”“怎么发”“几号发”。比如约定每月15号发上月工资,用银行转账的方式,那单位就不能随便改成“现金发放”,也不能拖到20号以后发。如果单位无故拖欠工资,哪怕只拖了几天,也可以拿着劳务合同去法院起诉,或者找劳动监察部门帮忙协调。
还有加班费,很多人以为退休后打工没有加班费,其实不是。虽然不受《劳动法》里“加班工资按1.5倍、2倍、3倍算”的规定约束,但劳务合同里如果约定了“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休息2天”,那超过这个时间干活,就属于“额外提供劳务”,单位得按约定给加班费,或者用调休来补偿。要是合同里没写,也可以和单位协商,比如约定“平时加班每小时多给20元,周末加班每小时多给30元”,把这些都写进合同里,就不会吃亏。
我之前遇到过一位张阿姨,退休后在一家早教中心当保洁,合同里写的是“每月工资2800元,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6小时”。后来早教中心搞活动,让她连续加了一周班,每天多干3小时,却没给加班费。张阿姨找负责人要,对方说“你是退休的,没有加班费”。张阿姨不服气,拿着合同找了律师,律师说“合同里没说加班不给钱,额外提供的劳务就得给报酬”,最后早教中心补给了张阿姨500元加班费。
所以大家要记住,退休后打工不是“低人一等”,该要的报酬一分都不能少。签合同前仔细看条款,遇到模糊不清的地方,比如“工资包含加班费”“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加班”,一定要让单位解释清楚,最好能改成明确的表述,避免后续扯皮。
四、哪些活适合超龄干?这3类工作要优先选,2类坑要避开!
退休后找工作,不像年轻时那样追求“高薪、升职”,更看重“轻松、安全、稳定”。但很多人不知道自己适合干啥,要么盲目找活干,累得够呛还不开心;要么踩了“坑”,干了活拿不到钱。结合身边人的经历,我总结了3类适合超龄劳动者的工作,还有2类要避开的坑,大家可以参考。
先说说优先选的3类工作:
第一类是“发挥老本行优势”的工作。比如退休前是老师,可以去培训机构当辅导老师,或者给孩子做一对一家教;退休前是会计,可以帮小公司代账;退休前是技术工人,可以去工厂当技术顾问。这类工作不用重新学技能,干起来顺手,单位也愿意招,因为能省去培训成本,工资也相对高一些。
第二类是“时间灵活、强度低”的工作。比如小区保安、超市理货员、公园保洁、社区网格员这些,大多是8小时工作制,不用熬夜,体力消耗也不大,适合身体状况一般的退休人员。而且这些工作大多在离家近的地方,上下班方便,也能兼顾家里的事。
第三类是“能兼顾兴趣”的工作。比如喜欢养花的,可以去花店帮忙;喜欢看书的,可以去书店当店员;喜欢小动物的,可以去宠物医院当助理。这类工作不仅能挣钱,还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心情也会更舒畅,相当于“边玩边挣钱”。
再说说要避开的2类坑:
第一类是“高薪诱惑、要求低”的工作。比如“招聘手工活,在家就能干,月薪5000+,不用经验”“招校园代理,轻松月入过万”,这类工作大多是骗局,要么让你先交“押金”“材料费”,然后消失不见;要么让你拉人头,本质是传销。退休人员辨别能力相对弱一些,很容易上当,遇到这种工作,不管说得多好,都别信。
第二类是“体力强度大、风险高”的工作。比如建筑工地的小工、物流仓库的搬运工、凌晨出摊的早餐店帮工,这些工作要么需要长时间高强度劳动,要么需要熬夜、高空作业,很容易受伤或累出病。退休后身体机能下降,没必要为了挣点钱透支健康,遇到这类工作,哪怕工资高也别干。
当然,选工作时还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比如有高血压、糖尿病的,就别选需要熬夜或长时间站立的工作;关节不好的,就别选需要频繁走动或搬运重物的工作。毕竟退休后打工,首要目的是“充实生活、补贴家用”,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五、超龄打工者的“权益保护伞”,还能再完善吗?
虽然现在超龄打工的政策比以前完善多了,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不少问题没解决。我在网上看到很多超龄劳动者的吐槽,也跟一些用工单位聊过,发现大家对政策还有不少期待,这些期待也值得关注。
第一个期待:工伤保险能全国统一覆盖。现在只有部分省份允许给超龄劳动者单独缴工伤保险,还有很多地方没这个政策,导致这些地方的超龄劳动者要么没工伤保障,要么只能靠雇主责任险,一旦单位没买保险,出了工伤就只能自己承担。希望未来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超龄劳动者工伤保险政策,让不管在哪个地方打工,都能有工伤兜底。
第二个期待:简化劳务纠纷的维权流程。超龄劳动者遇到工资拖欠、工伤赔偿等问题时,因为属于劳务关系,不能申请劳动仲裁,只能去法院起诉。而起诉需要准备证据、找律师,流程复杂,耗时也长,很多老人没精力折腾,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希望能针对超龄劳动者开通更简便的维权渠道,比如在社区设立专门的调解点,或者开通线上维权平台,让维权更方便、更快捷。
第三个期待:规范用工单位的行为。有些单位觉得“超龄劳动者好欺负”,故意不签合同、拖欠工资、不给工伤保障,却很少受到处罚。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管,定期检查单位是否与超龄劳动者签订劳务合同、是否提供工伤保障,对违法违规的单位加大处罚力度,让单位不敢随便侵犯超龄劳动者的权益。
其实超龄劳动者愿意继续工作,不仅能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还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经验和力量,是件双赢的事。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超龄打工的人会越来越多,完善相关政策,保障好他们的权益,也能让更多人愿意走出家门,参与到社会劳动中。
最后想跟大家聊聊:你身边有退休后再打工的人吗?他们干的是什么工作?有没有遇到过权益被侵犯的情况?或者你自己退休后,会不会考虑再找份活干?如果找的话,你更倾向于哪种工作?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咱们一起交流,也让更多超龄劳动者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踏实挣钱!
来源:努力的年轻人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