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全举一家人的中秋节!(下327)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6 09:34 1

摘要:一九八五年豫北中秋时节的农村玉米还没有开始收割,大面积收割时间应该在阴历八月二十,所以,今年的中秋节是个清闲的中秋节,大家可以痛快的度过中秋节,改善生活,待客,然后进入秋收。

一九八五年豫北中秋时节的农村玉米还没有开始收割,大面积收割时间应该在阴历八月二十,所以,今年的中秋节是个清闲的中秋节,大家可以痛快的度过中秋节,改善生活,待客,然后进入秋收。

农村中学从阴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开始放秋假,一共十五天,怎么着把玉米,花生收到家里的时间很充足。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间一九八五年已经过去大半年了。

今天已经是一九八五年阴历八月十五。也就是咱们中国人的中秋节。

村长张道光亲家赵全举看看马上到了收秋的时节,农村人已经不可能没事在这个时间段买家具,再说一大家人忙活了大半年,中秋节这一天家具厂没啥事,田地里也没啥事,难得的清闲。

赵全举就建议一大家子在一起聚一聚。

赵全举的家具厂在那个年代毕竟还是个稀罕东西,毕竟一九八五年谁家打家具一般都是找木工师傅带着徒弟去主家干活。

绝大部分都是主家把木材买到家里,然后联系木工师傅。

那可是纯纯的纯手工制作。还要管饭!

由于赵全举的家具厂的出现,用电锯,电刨代替了纯手工,也等于半手工制作,所以他们家具厂的质量和价格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所以,虽然他们的家具厂创办没多长时间,乡下那些怕麻烦的人兜里又有钱的家庭就去家具厂购买家具,已经有了一定的比例,赵全举一家人还是挣了一些钱。

但毕竟才起步,弟兄三个挣得资产还不算多么的丰厚,与他们五六年后,到一九九零年比。那根本没有可比性。

就这样他们的家具厂挣得钱已经遥遥领先百分之九十九的老百姓了。

再加上他们家具厂那个日夜不停歇的电锯,可是挣了好钱。

一年来,电锯的的利润竟然能占到整个家具厂一半的收入。

高中毕业的赵全举坚信,未来的日子里,他们的家具收入会一年比一年可观,电锯收入的比例会一年比一年减少。

赵全举跟弟弟赵全能商量中秋节在一起聚聚的事情时,赵全能当然赞成。

只是,赵全能的意思是。现在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心思,中秋节这天为了聚在一起,把他们绑在家里或者厂里,他们未必乐意,毕竟忙活了这么长时间。

年轻人都想出去透透气。去县城买身衣服,或者转转,享受一下生活。

最终赵全举弟兄三个决定跟年轻人妥协一下。

不在家里做了,去集上的饭店弄几桌。并且上午十点半就开席,十二点就差不多结束了。这样留下来一整个下午让他们年轻人疯去吧。

当赵全举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一大群年轻人欢呼雀跃。

毕竟现在他们一个个在家具厂有工资,谁兜里都有花不完的钱,上午睡个懒觉,起床后去食堂吃一顿,下午骑着自行车三三两两的去县城转一圈,还是很惬意的。

依赵全能的意思,他们一家人不去张道明的食堂,毕竟是亲家关系,怕张道明没法张嘴要钱。

干脆去李援朝的食堂搓一顿得了。

可赵全举想了想说到:“我觉得不合适,咱们一大家说啥也得有四五桌,张道明跟咱们虽然是亲家,他也不能不要钱吧。他只能说给咱们优惠一点,这个可以肯定。

可如果咱们一家不去他的食堂,以后让他知道了,他心里会怎么想?”

赵全能说:“二哥,我的意思是,咱们现在不差钱,咱们一家去了。我怕张道明觉得咱们要占他的便宜似的,让他有点看不起咱。”

赵全举哼了一声说到:“这个好办,到时候咱们结完账,不管他给咱们优惠还是不优惠,咱们都给他扔到那一条烟,明天抱两箱酒过去。肯定喝不完,到时候剩下的酒也扔给他,这不就行了,有了第一次以后就有第二次,以后习惯了就好了,反正我觉得咱们说啥去他食堂是关系近,为了照顾他的生意。而不是让她觉得咱们是为了占便宜。”

赵全举想了想又说到:“你自己想吧,他张道明在集上开食堂也有好几年了,他们村子里,大队部,还有集上的人。镇政府以及集上各个单位,谁没有在他们食堂吃过饭,喝过酒。

他张道明不可能为了关系赔钱去做买卖。所以。我觉得你的担心是多余的,他肯定不会像你想得那样。咱们去照顾他的生意,他肯定高兴。”

赵全能想想也是,做生意的人跟不做生意的人处理问题是不一样的,就像他们弟兄三个不管以前在村子里卖拉车棚还是在集上卖家具,熟悉的人,亲戚也经常来,但也没有赔钱卖过不是。最多也就是比陌生人便宜一点。

赵全能想到什么说到,到时候叫不叫素芹,还有世豪已经在集上开电视维修部了,让他去不?

赵全举看着平时聪明伶俐的兄弟,感觉他今天有点傻。

就笑着说:“明天是咱们一大家人的团聚,不是家具厂职工团聚,你说叫不叫世豪?

再说素芹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古话说的好,宁留女一秋,不留女中秋。

不过我不信那些东西,明天顺其自然。咱们老一辈不管,也不说叫不叫,看年轻人,他们谁想叫素芹去咱们不反对,不去叫咱们也不反对。

至于素芹去不去,让她自己判断。”

果然,在中秋节先一天的下午,也就是阴历八月十四下午五点左右,赵全举和赵全能弟兄俩去了张道明的国营食堂。

张道明急忙从桌子后面站起来,很是热情的给弟兄俩掏烟,让坐,端茶。

赵全举直接说明来意,意思是明天上午一大家人要在国营食堂订四桌,趁着中秋节团圆一下。

张道明很是高兴的满口答应,并且很热情的说:“放心。我一定给你们个优惠价格!炒菜的时候多加点油。”

赵全举不经意的嘴角动了动,看了一眼兄弟赵全能。赵全能会心的笑了,心想还是哥哥判断的准啊,这要是按自己的意思在李援朝食堂订桌,这以后还真是个麻烦事。

几句话一说。一根烟的功夫,虽然张道明很是亲热的挽留他们弟兄俩多坐会。

赵全举弟兄俩还是很果断的告别张道明走出了国营食堂。

张道明自言自语又好像跟弟弟赵全举说话:“这样多好,做生意就应该有生意经。”

赵世豪的电视维修部已经干了一段时间了,慢慢的聚集了一些经验,不过仍会有一些疑难杂症让他有点手足无措。

不过幸亏赵世豪脑子活,他跟县城大商店的一个维修师傅达成了口头协议,一但赵世豪遇到难题,可以找他。赵世豪也不白用他。每次给他十块钱。

这一个月以来,他已经挣了赵世豪五六十块钱。

但也给了赵世豪很大的勇气,不再惧怕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自己束手无策,还能学一些新知识,赵世豪觉得值,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让顾客把钱拿出来,或者自己从利润里拿出来一点,自己又不赔。

别看赵世豪是赵全能的儿子,赵全举这个大伯在自家年轻人这一代中,还最喜欢赵世豪了。

毕竟这个侄子,有胆量,敢于主动跳出来他们弟兄三个的势力去单独闯出来一片天地,看来结果还不错,这就值得自豪。

依赵全举的意思,让赵世豪再扩建一间门市,直接去省城批发黑白电视机,录音机,一边维修,一边卖成品。

可世豪的意思是,啥事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他想脚踏实地,先干维修三五年,等自己在维修上彻底成熟了,然后再考虑卖电视录音机的事情。

如果现在一步到位,他赵世豪根本就没有这个精力,说不定最后一事无成。

听了侄子赵世豪的话。赵全举伸出大拇指,给了个大大的肯定,心里想中,小家伙有自己的规划和看法很好。

第二天也就是中秋节这一天,九点开始,赵全举一大家人就开始往集上张道明的国营食堂出发了。

果然年轻人跑到村长张道光家里,去叫他们的素芹姐去食堂团聚。

赵素芹很聪明,他一看都是娘家兄弟来叫自己,娘家长辈根本就没有发话,所以她不能去。

再说,谁都知道中秋节是个团圆节,自己团圆也应该在婆家团圆不是。

所以赵素芹三言两语把娘家弟弟们打发走了。

但赵素芹心里却有了心思,心想娘家都知道一大家团圆。他们一家为啥就不可以呢。

看看时间还早,来的及,并且自己不差钱,又不用跟公爹,婆婆要钱。

赵素芹转身跑到堂屋。跟公公和婆婆说到:“今天中秋节。咱们一家今天弄一桌酒菜,也团聚一下,我马上去准备,你们在家等着吧。”

村长张道光随即说了一句:“让你妈给你钱。”

赵素芹嘴角含笑,走到院子里骑上自行车回了一句:“不用!我有钱。”就往集上去了。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就这样悄悄的到来了,月饼,饼干,家里做的锅盔馍,糖包。对了还有石榴,大红枣。

四十年的回忆,甜蜜的回忆,在这里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来源:中原大表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