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语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既是一种天文现象,也是一种人生好事延迟的祝福和吉语。
俗语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既是一种天文现象,也是一种人生好事延迟的祝福和吉语。
2025年的中秋月,也是十五十六两日圆,因为最圆满的时间是在八月十六的中午,那么中秋节期间,有两夜,都可以看到最美的圆月,不分伯仲。
“船头折藕丝暗牵,藕根莲子相留连。
郎心似月月未缺,十五十六清光圆。“唐 · 温庭筠《张静婉采莲歌 》节录
古人由于生产力所限,天光月色常伴随生活左右,人人都是自然的观察家。所以知道中秋节的月亮,并非一日之圆。十五十六十七,都可以看到近圆或者正圆的明月,良辰美景,更拉长幸福之感。
在江南乡间采莲的女子,和自然相伴,对于幸福生活的感触,借由自然明月抒发。
我在船头,掰下莲藕,莲藕藕断丝连,就像我和你,分别两方,情意绵绵。
你的爱就像天上的明月,此时看着,月亮饱满未却,不止是十五,连十六的夜晚,也是这样的饱满啊。
想得见这对夫妻,虽然两地分别,一定是书信,物质时常沟通,让这位唐朝的少妇,从未感到分别的忧伤和惶惑,而是坚信丈夫对自己对家庭的爱,一直不曾消歇。
这也是自古以来朴素的夫妻,两人同心,在艰苦中,以情感为纽带,不断构筑幸福生活。
“中秋不必拘三五,惟望时方月正圆。
已荐社壝通肸蚃,始开宾席对婵娟。
清光自喜今宵满,俗会从输一日先。
乐事去为风雨破,直须欢饮倍常年。”北宋 · 韩琦《辛亥八月十六日社始月望》
在宋朝,中秋节正式定名,成为官方民间共享的人间佳节。民俗更为浩大。八月十五日,往往在城市张灯结彩,歌舞喧嚣,朋友家人团聚,而不像唐朝,望月赏月是主体。
但是,正是由于十五十六,都可以赏月,那么热爱景色的人,往往会将真正的赏月,移到八月十六日。
这就是在宋朝形成的八月十六赏月的风潮。
中秋节,不必拘泥在农历十五日,只要看到的月亮是圆的,就是在过节。
所以今年,八月十六,我们才邀请了宾客,专为赏月。
而今夜的月亮是最圆满的,只是世俗上,总是重视日历上的中秋节,输了最美的一天。
去年的八月十六,有风有雨,所以大家未能尽兴,那么今年今夜,让我们好好赏月,尽情喝酒。
“天净无一云,地净无一尘。
十六月圆满,皎皎白玉轮。
古今同此月,照破世间人。”宋 · 俞桂《赏月 》节录
在宋朝和宋朝之后,中秋节当日合家团聚为主题,但是真正的赏月,会延迟在八月十六。
二八十六,即是比喻佳人最美的年华,也是比喻十六的月亮,圆满皎洁。
所以八月十六的月亮,又叫“二八”。
此时对朋友家人的应酬,都已经告一段落,而八月十六的月光,属于心情,属于个人,更照应灵魂和思索。
八月十五的月光下,天空干净得没有一丝云彩,地面洁净得没有一点尘埃。
而圆润饱满的月亮,稳稳升上了天空,像白玉做的轮子。
让人不由得想,古今以来,这轮明月,照见多少人间的悲欢离合啊。
“十五十六月正圆,楼头买卜问青天。
月如照到吴江水,郎在吴江第几船。“明 · 朱同《竹枝词十八首 其七 》
竹枝词最初是唐朝刘禹锡根据四川山歌编写的古诗,后世用竹枝词体,表达各地不同的民间风俗和风情。
这是明朝的竹枝词,写的是吴地一带的妇女,在中秋佳节,思念在水路途中,尚未归来的丈夫。很有民歌风味。
十五十六月正圆,我在楼上,月下,向老天祈愿和占卜丈夫的平安。
那月亮照在吴江水上,我在占卜,我的夫君,在哪条船上,是否平安?
古人通讯不如今人,对于远方的游子,靠外界带来的信息,来测算行程,而当一切消息都封闭的时候,唯一的只能求助老天和明月,给一个安慰的答案。
不是亲,不关心。每个在外打拼的男人背后,是一个坚守的妻子和家庭。正是有了这份牵挂,才使得无数的游子,定时返乡,或过年,或中秋,圆满岁月中的种种遗憾。
“十五圆非今夜圆,只因圆处减婵娟。
有钱时节常常是,恐与姮娥不有缘。”明 · 苏福《十六夜月 》
这是俏皮地写八月十六的月光更为皎洁,也更为幽静。
今夜八月十六,八月十五的月亮虽然圆,但是,圆月的美却不一样。
因为八月十五,人事纷杂,谁有心去看真正的明月?
而月亮中的嫦娥,恐怕也因为人间世俗气重,处处讲究的是钱和热闹,不肯露面。
而八月十六则不一样,你仰头静静地看,可以看到明月清光,广寒宫殿,嫦娥起舞,桂花香飘啊。
这才是和明月有缘,这才是打开中秋赏月,最美的方式。
中秋节,是团圆大节。如果你重团圆,月亮在心中,如果你爱月亮,则有多个日子可供选择。
千江有水千江月,只爱明月照乃心。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来源:彼岸椿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