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对虾江湖实录:没有永远的胜者,只有不断的进化!| 美女静言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6 17:38 2

摘要:在中国水产养殖的波澜壮阔的版图上,南美白对虾无疑是其中最闪耀的“江湖盟主”。其养殖模式因地制宜,百花齐放,形成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几大“门派”。本文将依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及行业核心数据,实录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白对虾江湖”。

正文/1922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作者:江苏华实药业有限公司总裁 魏新静

在中国水产养殖的波澜壮阔的版图上,南美白对虾无疑是其中最闪耀的“江湖盟主”。其养殖模式因地制宜,百花齐放,形成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几大“门派”。本文将依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及行业核心数据,实录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白对虾江湖”。

江湖总览:数据下的王者

南美白对虾已成为中国产量最大的虾类品种。其中南美白对虾占比极高。截止2024年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分别为16.85万公顷和153.38万吨。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是遍布中国沿海的几大核心产区,它们共同撑起了这个百亿级的产业江湖。

01

北派豪强——环渤海湾的“稳”与“广”

1.山东工厂化:技术流的精密棋局

优势:

环境可控,反季高价:通过室内水泥池、温棚、并辅以环渤海湾丰富的地热资源,实现全年无间断生产,尤其在冬季和早春出虾,价格是夏季的1.5-2倍,利润丰厚。

成功率较高:有效规避了台风、暴雨、极端降温等室外养殖的重大风险,养殖成功率稳定在60%-70%,远高于传统土塘。

高密度产出:采用循环水处理技术,养殖密度可达100-300尾/立方米,单位面积产量高。

劣势:

投资巨大:一个1000平方米的标准车间,基建和设备投入动辄百万以上,准入门槛高。

能耗成本高昂:维持水温、水体循环需要持续消耗电力与热能,燃料成本占总成本的30%-40%。

技术依赖性强:水质调控、病害防控(特别是EMS)要求极高,管理稍有不慎便可能全军覆没。

2.大汪子养殖:粗放派的广阔天地

优势:

成本低廉:利用沿海滩涂、盐田改造,基础设施投入极少,主要依赖天然饵料。

养殖面积广:单塘面积可达数百甚至上千亩,总产量规模惊人,是保障大众消费市场供给的主力。

生态环保:属于半生态养殖模式,病害少,几乎无需用药。

劣势:

靠天吃饭:产量极不稳定,受气候影响巨大。

单产极低:亩产通常只有几十到一百斤,无法与精养模式相比。

规格不齐:出虾规格不均匀,价格偏低。

02

江南巧匠——江浙的“精”与“高”

1.江浙小棚虾:模式创新的典范

优势:

“如东模式”的成功复制:江苏如东县凭借小棚模式(单个棚面积约0.8-1亩)一举成为全国闻名的对虾养殖重镇。该模式投资适中(一棚约3-5万元),管理方便。

保温保收:棚膜结构可以有效提升水温,延长养殖期,并能防雨,避免了水体应激。

高成功率与高产出:亩产可达2000-3000斤,成功率长期稳定在7成以上,效益显著。

劣势:

土地资源限制:需要大量土地铺设小棚,在土地资源紧张的江浙地区,扩张受限。

尾水处理压力:密集的养殖区面临巨大的环保压力,尾水集中处理已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2.高密度精养塘:资本与技术的试验场

在浙江萧山、上海浦东等地,存在一批高密度精养塘,配备增氧机、中央排污等设备,追求极限产量。但其对苗种、饲料、管理的综合要求达到了天花板级别,风险与收益并存。

03

南国双雄——闽琼与两广的“快”与“猛”

1.福建、海南高位池:海水养殖的急先锋

优势:

气候得天独厚:特别是海南,全年无冬,可养殖3-4造虾,生长速度快。

水体交换性好:通过动力抽提海水,日换水率高,水质更接近天然,虾体色好、活力足。

高密度、高产量:亩产可达上万斤,是土地产出效率最高的模式之一。

劣势:

依赖优质海水:对海区环境要求高,近年来近海污染和赤潮风险增大。

病害传播风险:高速的水体交换也意味着病原体传播速度快,一旦发病,控制难度大。

成本高:抽水能耗、塘租、苗种饲料成本均居高不下。

2.两广小棚与精养塘:多元并存的集大成者

广东、广西融合了南北各派特点。粤西、广西防城港等地大力推广小棚模式,复制如东成功经验。同时,传统的土塘精养、高位池养殖依然占有重要地位。

两广地区凭借庞大的消费市场、完善的产业链(苗种、饲料、动保、流通)和温暖的气候,成为全国对虾养殖最活跃、交易最频繁的区域。但同时也面临着病害高发(如虹彩病毒)、池塘老化等严峻挑战。

海外高手:东南亚循环水大塘养殖——可持续的未来之路

模式分析:以泰国、越南为代表的大型企业,采用“循环水大塘”模式,将RAS(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理念应用于室外大塘。通过建立大型蓄水池、沉淀池、处理池,实现对养殖用水的内部循环、净化与再利用。

优势:

生物安全可控:极大降低了外来病原的入侵风险。

环保与可持续:几乎零排水,对环境友好,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稳定生产:不受季节和外部水体变化影响,可计划性生产。

劣势:

投资规模巨大,非一般养殖户所能承受。

江湖结语

白对虾的江湖,没有永远的胜者,只有不断的进化。北方的工厂化在追求“可控”的极限,南方的高位池在挑战“效率”的巅峰,江浙的小棚在演绎“模式”的成功,而海外的巨头则在探索“可持续”的未来。

未来的江湖,必将属于那些能够平衡产量与环保、兼顾效率与安全、并能以数据化、智能化手段武装自己的养殖者。这场关于技术与自然的博弈,仍将在这片广阔的水域中,继续波澜壮阔地上演。

转载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南方农村报 、农财宝典 大国渔业,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江苏华实药业有限公司总裁 魏新静

水产人为“大国渔业”加油!

来源:方振看美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