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随笔-解放军进校园的青春之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7 09:11 2

摘要:我们的青春之歌,在文化大革命中,1968年解放军进入学校,解放军是最亲爱的人,是我们学生时代的向往。。

我们的青春之歌,在文化大革命中,1968年解放军进入学校,解放军是最亲爱的人,是我们学生时代的向往。。

解放军进入中学校园,指导学校进行军政训练,进行学生思想教育,我们古城中学,迎来了三团几位解放军连长,指导员,排长。。

那个年代,我们中学生对解放军更是满腔热情,我在日记本上记着,

1968年4月15日,军训三团调来4名解放军,来帮助我们实行军政训练,学习毛选积极分子项连长来我们班,我更是高兴,我要向解放军学习。。

记得那年,解放军项连长走进教室,教我们唱那首歌

《远飞的大雁》

远飞的大雁,

请你快快飞,

捎个信儿到北京,

翻身的农奴想念恩人毛主席。。

那首歌让我至今,时时回响在心底。。

那年解放军连长,指导员,排长与我几次语重心长的谈思想,谈班里的工作,谈和同学们搞好团结。。

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少有人这么关心我,让我心中充满希望与自信的力量。。

那个年代,学校几乎是我半个家,早出晚归在古城中学的路上。。

每天吃过早饭,拿着班里的钥匙,早早赶到学校去开门,定期帮助何大齐老师写学校的黑板报,让我增加了自信心,何老师字画都很棒!

做为班干部,要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我们班委会决定,组织同学们,结成一对红,一串红。

张晓兰日记

女同学单树清脾气不好,男同学给她起外号,搞恶作剧,有时气得她围着教室追打男同学,教室里一片混乱。。

我在日记本上写着,单树清对我有意见,说我只和自己合的来的同学在一起,我主动找她交换意见,我和单树清,高淑英结成了一串红,互相团结,共同进步。。

班里的男同学何慎增上课爱捣乱,和夏老师吵架,还打架,班里谁也不爱与他结互助,连长做我的思想工作,既然当班干部,就要帮助每一位同学,不要分男生女生。。

班委会研究决定,我与何慎增同学结一对红,我努力破除封建思想,主动去他家找他家长,与他结成一对红,共同进步。

男同学刘建国,刘杰住甲11号院,我家住甲12号,我们组成一个家庭学习小组,共同学习进步。。

张晓兰日记

解放军项连长,写的字很漂亮,竖版整齐划一,那时我开始模仿学习写竖版字体,听说字如其人,我想让自己长高点。。

古中二七班欢送项连长留念

1968年9月底,得知项连长的部队换防,他们要回部队了,虽然是换一个部队解放军,还有工人师傅进校园,同学们对项连长,仍是恋恋不舍。。

我的日记写着,

1968年9月21日,经过团部申请,我们和将要临别的连长合影了,我就坐在连长旁边,连长,好连长,您一定回来啊!我争取在您回来的时候,带着袖章见您向您报喜。。

因为那时我还不是红卫兵。

为留下永久的纪念,我们全班从古城走到北辛安照相馆,手捧着毛主席去安源画像和毛主席语录,留下这张珍贵的照片,北京古中二七班战友欢送项连长留念。。

连长回部队的那一天,同学们围着军车送别,女同学们都流眼泪了,那份感情是青春之歌的真挚与热情,连长再见了。。

现在看着57年前的这张老照片,念着名字,项连长,夏明镜老师,李素兰,张清珍,池秀荣,张桂玲,李秀英,丁桂芳,闫玉红,许继华,郝金凤,单树清,蒋在花,张玉梅,赵秀文,张晓兰,闫淑萍,刘敬云,李秀兰,魏玉英,王素琴。。仍是青春年少时。。

1968年10月13日星期日我的日记

今天我们班文艺宣传队在教室里活动,闫玉亮同学淘气,在窗台外台阶上玩,一不小心从学校三层楼摔了下去。这是阶级兄弟,我们拼命跑下去,马上送往医院。。

张晓兰日记

1968年10月30日记,

今天听说我们班闫玉亮同学出院了,我们就去看他。。

过去我很封建,不愿和男同学接近,学习了毛主席著作,我消除了这种错误思想,同学之间是阶级兄弟姐妹,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谢谢阅读!

来源:山风5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