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乌疲劳下的捷克,前总理拍板:停援乌克兰,全力解决民众难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6 12:39 2

摘要:捷克议会大选前夕,政府一边把援乌当成工作重心,炮弹、拨款、国际会议轮番上阵;民众这边却是电费涨、房租贵、收入缩水,每天为生活苦苦挣扎,超市排队的人越来越多,抱怨声难掩。

捷克议会大选前夕,政府一边把援乌当成工作重心,炮弹、拨款、国际会议轮番上阵;民众这边却是电费涨、房租贵、收入缩水,每天为生活苦苦挣扎,超市排队的人越来越多,抱怨声难掩。

政府嘴里讲正义,老百姓心里只有账单和吃饭问题,两个世界齐头并进,舆论场上全是怨气。

捷克经济近两年原地踏步,去年的GDP勉强没跌,但老百姓实际感受到的压力却一天天升高。

食品和住房价格轮着涨,房东年年提租,能源账单从去年冬天就没真正降下来,养老金改革一动就牵一发动全身,家里有老人孩子都跟着吃苦。

超市里基本款的鸡蛋、牛奶都能让人琢磨半天怎么买才合适,公交涨价,水费又见新高。

大批乌克兰难民进来安置也许很“国际化”,政府的议题天天是“欧洲大事”,可户头越来越空的人,只会抓紧钱包,骂声早盖过了新闻联播。

“国际责任”几个字在捷克越来越像摆设,政府嘴里一天到晚不是援乌就是制裁俄罗斯,普通老百姓早已经不信这一套。

菲亚拉团队选前选后几乎就举着这面大旗,每碰到民众质疑又拿“俄罗斯威胁”吓唬一遍,投钱、给炮、接难民,说得好像救了乌克兰就等于救了自己,但底下人根本感受不到什么国际大义,克服生存焦虑才是现实。

社会调查过去一年翻来覆去就一条,对乌克兰的支持、对白宫布鲁塞尔的呼应,现在成了绝大多数捷克人的负担,他们说的“援助疲劳”就是实际生活的疲劳,顶层和底层完全不是一个世界,信任感年年降级,反感情绪铺天盖地。

巴比什这回来的路子很直接,主打民生优先,不绕弯,冻能源价格,下调主要税率,大声宣布要提高养老金和最低工资,反对各种泛欧义务,欧盟让多分担他就说“不”,炮弹计划一刀切,说停就停,北约该花多少他说了算。

说到底就是一句话:把税收、福利、能源价格都扯到政策台面上,让每个家庭知道选ANO就能省钱、能混个安稳日子,不必跟那些国际议题绑死命,这种路数和现政府整天强调欧洲“团结”、要承担“责任”的腔调,一对比,高下立判。

很多人记着巴比什当年经济比现在强,就算那时候争议大,起码钱包更鼓,失业率低,这下他只用摆出自己那份成绩单,一边对比现政府的满口国际口号一边讲明白具体能做什么,选民这回自发聚拢,民调飙升,ANO站到台面正中,连年轻人都摇头看着现任说你们玩够没有,该换人了。

舆论调查一项接一项,ANO党支持率稳定在35%左右,执政联盟持续跌破两成。民调里,不满“政府只顾乌克兰,不管老百姓生活”的比例高达65%,几乎没人相信所谓“国际责任”优先能带来什么好结果。反感对乌政策、要求把钱和资源优先用在自己家门口,已经变成捷克社会最响亮的声音。连年轻人、原本看重欧洲一体化的一批都市选民都开始动摇,越来越多的人表示不再信任现任领导班子。

极右翼的自由与直接民主党也趁势上升,喊着“捷克优先、零援乌”。夹在中间的传统派不是吞下苦果、被边缘化、就是跟风修正路线。原本安于现状的中产开始担心未来,老人怕养老金缩水,工人担心裁员,商贩指着能源账单摇头,“精英政治”在酒吧和市集成了骂人的字眼。

巴比什团队趁机主打自己“务实会干”的形象,摆出具体细致的民生承诺。甚至有选民在采访中说,过去投票是为了理想,这次只想过日子。现政府忙着外交行动,国内议程和民生诉求就像背景音,被选民用选票狠狠推翻。

事实上,捷克的“援乌疲劳”并非孤例,整个欧洲大陆类似的声音已经遍地开花,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意大利,有的明确缩减军事、财政援助,有的政府干脆靠反对“国际责任”起家。荷兰、德国、法国不时因为电价油价、乌克兰补助的预算分歧闹得不可开交,去年秋天波兰还公开和乌克兰政府掰腕子,农民堵路、卡车司机罢工,一个简单的跨境粮食补贴都能把“欧盟大家庭”形象撕开。

欧洲议会关于今后还要援助多少、怎么管钱分账,会议越来越开不下去,民间支持率年年攀底,最核心的选区甚至传出“优先自己孩子上学和医院”的直接诉求。真正能拍板决策的,只剩少数精英团队死守欧盟和北约大局。精英在台上轮番自信辩论,底下选民把选票直接投出去,整个体系“团结一体”的神话一再被生活现实戳破。

北约的对外承诺到处遇冷,不光战斗物资不足,财政摊派每次都要扯皮一轮,部分成员国以经济困局为由拖延缴费,部分干脆公开反对向乌克兰送弹药。官员坐在电视台讲战略,议会大楼外全是抗议民众,欧洲很多国家的主流媒体开始讨论到底还要不要继续卷进俄乌冲突,搞得政治人物开始学会在复杂议题上左右逢源,前一天支持,第二天转弯,最直接的还是普通人吃亏,政治资本只能靠转移矛盾勉强支撑。

援乌项目越来越难落地,各国实际投入连最初规划的一半都达不到,企业经营不下去裁员潮一波波,通胀高企,民众对外部冲突的关心度不断下降,谁也不愿再为遥远的战争买单。欧洲本地政坛,几乎每月都有“反国际援助”的新党派异军突起,极右翼、民粹路线全线加速,一切以民生为重,一切以低物价、福利稳定优先,任何试图继续高举“人道主义担当”的口号都变得危险。捷克只是率先爆发,接下去类似的政坛地震不会只有一个病例。

捷克这次政坛巨变,归根结底是底层民生把精英幻想彻底掀翻,什么国际责任、团结旗号,终究挡不住柴米油盐的窘迫,票箱里的愤怒比口号更有分量。

一次次换人不过是把问题推回现实,谁敢无视群众,谁就会被扔下台。

欧洲看似坚固的联盟,坚持“道义输出”的阵线,也都开始在日常生活的小账本前现出原形,历史不会允许脱离底层需求太久,精英政治终归有一天要为自己的脱离实际买单。

只要百姓还要过日子,现实迟早会击碎虚妄。

来源:爱的根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