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狂赚1780亿!A16z凭啥成VC界“印钞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6 13:09 1

摘要:这一爆可不得了,文件里明明白白写着,从2011年到现在,他们给投资人赚的净回报足足有250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1780亿。

话说前几天,全球顶流VC机构A16z的募资文件突然被爆出来了。

这一爆可不得了,文件里明明白白写着,从2011年到现在,他们给投资人赚的净回报足足有250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1780亿。

好家伙,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天躺赚近5000万人民币。

咱普通人一辈子都见不到的钱,人家十年就搞定了。

要说这钱怎么赚的,还得从2021年那场疯狂的资本盛宴说起,那一年,全球央行大放水,钱多得简直像不要钱一样往VC行业涌。

A16z直接抓住了这个风口,单在2021年就退出了151亿美元,差不多占了总回报的一大半。

最猛的是他们第三期基金,净投资倍数达到了9.4,也就是说投1块钱能拿回9块4。

对比一下,国内只有25%的VC基金能跑赢沪深300,他们的投资倍数才2.2左右,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具体怎么操作的呢?看看他们那年的神操作就知道了,Coinbase大家都熟吧,加密货币巨头。

A16z在它A轮、B轮的时候就投了,上市前估值80亿,上市后直接飙到860亿,A16z手里的股份价值97亿美元。

还有Roblox,元宇宙第一股,上市前估值25亿,上市后382亿,虽然A16z持股不到5%,但也赚得盆满钵满。

更别说DigitalOcean和StackOverflow这些项目了,随便一个都是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回报。

这里面有个关键策略,A16z特别擅长押注早期项目。

他们投出的56家独角兽里,有31家是在B轮之前投的,一半以上都是A轮之前。

这种提前布局的能力,放眼全球VC圈都没几个能比得上的。

最接近的对手也比他们少了50%的早期独角兽项目,这可不是靠运气能做到的。

不过呢,人红是非多,A16z赚这么多钱,质疑声也没断过。

有人说他们根本没有穿越周期的能力,2021年大放水的时候赚得飞起,2022年水一退,退出回报立马就跌下去了。

还有人说他们全靠一个超级项目撑着,Coinbase一个项目就贡献了一半的收益,其他项目好多都不咋样。

比如说Instacart这个案例,2021年A16z和红杉一起领投,估值炒到390亿美元,结果2023年IPO的时候市值只剩110亿,直接缩水近70%。

这说明他们在一些成熟商业模式的项目上眼光并不准,反而在加密货币、元宇宙这些概念性强的领域玩得很溜,难免让人觉得他们擅长资本炒作。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在文件里还专门提了自己的内容赋能能力,请了首席媒体官,播客每年下载量870万次,甚至说自己是“通过风险投资赚钱的媒体公司”。

这操作就让人有点搞不清了,他们到底是VC还是媒体啊?

现在A16z又搞了个大动作,要募集200亿美元的AI基金。

为什么选AI呢?他们自己说有两个原因,一是美国企业级软件支出还不到白领总工资的二十分之一,企业开源节流的需求很强,AI正好能派上用场;二是AI企业成长速度快,像他们投的Wiz,今年被谷歌以320亿美元收购,从成立到退出时间很短,回报效率高。

不过这里面也有紧迫感,Carta的报告显示,2021年之后成立的VC基金差不多把钱花光了,2023年成立的也花了近60%。

而且新基金的业绩反而更好,2023年设立的基金前10%的IRR能达到26.4%。

这说明大家都在抢着投AI,A16z要是不赶紧募资,可能就赶不上这波风口了,A16z这1780亿的神话,既是他们眼光毒辣、布局提前的结果,也离不开2021年那场资本大水的助攻。

现在押注AI,既是顺势而为,也带着点豪赌的意味,毕竟AI赛道竞争这么激烈,能不能再复制一次Coinbase的神话,谁也说不准。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VC这个行业,从来都是高风险和高回报并存,A16z的故事,只是其中一个极端案例罢了,未来他们能不能在AI领域再创辉煌,咱们就等着看呗。

来源:萌萌思密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