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数了数,光“省二中医院”署名的就超过三十个,我送的那个花圈和挽联放在最后,大家告别时我没有发现。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悼念贝林坚君,兼写给45岁后还在硬撑的我们
一、银河园那天,我学会了“不敢回头”
告别仪式结束,人群像潮水一样慢慢退去。我故意落在最后,想独自把那一幕钉进记忆:
贝林坚君
花圈从告别厅门口一直排到台阶下,省二中医院的院徽在白花丛中显得特别刺眼。
花圈
我数了数,光“省二中医院”署名的就超过三十个,我送的那个花圈和挽联放在最后,大家告别时我没有发现。
花圈和挽联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什么叫“不敢回头”——怕一回头,就看见自己也在那支队伍里,被生活追赶得同样踉踉跄跄。
二、47岁,他把自己活成了“换乘站”
同事、亲友、潮汕老乡们面色凝重,泪水里藏着不舍。在现场贝林坚的邻居吴建涛说,贝林坚是一位热心人,只要找他都会相助,是一位好邻居,好哥们!
告别仪式
在省二中医院负责营房后勤的他,凭着对院内专家的熟悉,成了潮汕老乡的“就医向导”。那些来广州看病却举目无亲的乡邻,经他协调总能少走许多弯路,这份不求回报的善意,让他在老乡中口碑载道。他的妻弟李喜雕轻声告诉我,贝林坚前几天已查出脑血管瘤,却在手术前一天突发血管爆裂,抢救一周多的时间终究没能留住这条热忱的生命。邻居那句“只要找他帮忙,从不会被拒绝”,恰是所有人的心声。
与贝林坚相识的岁月里,他的热心从未褪色。我总记得那些并肩奔走的日子。疫情前,他带着女儿在大夫山的李燕杰演讲传承馆听蔡朝东老师演讲,他认真记录的模样仿佛就在昨日。
2021年,他和一位媒体记者筹划公益组织,既要帮扶院内行动不便的老人,又要为潮汕老乡解决吃住难题,谈及规划时眼里的光,比星光更亮。
告别仪式
2023年我筹备残疾人爱传递颁奖活动,是他发动人脉对接广东电视台与医院场地,虽因无障碍通道问题未果,那份倾力相助的热忱却暖人心房。
三、创业的人压力大
2022年他找我吃饭,说要与人合伙开口腔门诊问我这位在口腔十多年的人,我曾直言行业已现颓势。我泼冷水:“集采落地,种植体价格脚踝斩,你这时候进场,等于1949年加入国军。”
他嘿嘿笑:“我算过,有一套成熟的成本管控办法,能省15%,再说潮汕人在广州的老乡多,大都是老板,打造成大家自己的店,现在人牙口差,市场大。”后来得知门诊如期开业,却恰逢行业寒冬——今年全国已有4000多家口腔机构关门跑路,广州某30家连锁机构甚至被拍卖,可想而知他承受的压力。
告别仪式后
今年仅有的一次通话里,他语气疲惫却仍强装乐观,如今想来满是心疼。有一次我组织公益活动,他还赞助了省二中医的网红擦脸油。
四、不忘初心服务他人
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贝林坚就是这样的人。他用人脉搭建帮扶桥梁,用行动践行公益初心,把47年的人生过得滚烫。告别仪式上那些默默垂泪的身影,那些写满敬意的花圈挽联,都是对他最好的铭记。
贝林坚走了,但他播下的善意种子早已生根发芽。这份跨越山海的温暖,终将在时光里永远鲜活。
告别仪式
我亲眼见过晚上十点,他蹲在急诊科门口,一手拿片子,一手拿手机,给老家镇医院的同学直播解读CT。
后来我们算了算,有时一天,他经手帮过的老乡超过五六人,最多的一天接打了几十个电话。
那天他还感冒,给我电话说弟弟咳嗽一直不好,让我把专门治疗咳嗽的奇效中医寄他弟弟。
有人给他送锦旗,他转手挂在科室楼梯间,落款朝墙:“看着怪不好意思的。”
追悼会
追悼会上,曾经作为产品供应的梁淑容说:“老贝是个好人,对谁都好,可惜英年早逝。”
五、给同龄男人的六句“劝生”
1. 40岁以后,每年做一次脑MRA,比请领导吃饭重要。
2. 血压超过130/90,就把酒换成苏打水,谁劝也不喝。
3. 夜里胸口发闷,别百度,直奔急诊,CT只要十分钟,命只有一条。
4. 孩子的补习班上不完,你的葬礼她只能上一次,自己选。
5. 别把“等有空”挂嘴边,血管不会等你“有空”。
6. 善意可以透支,健康不能,先照顾好自己,再照顾世界。
追悼会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活着,别让家人只能去遗像里找你。
贝林坚,兄弟,你放心。
你播下的那粒种子,我们已经接过来,种进自己的血脉。
来年春天,它会发出新的枝丫,替你看遍人间烟火。
——2025年10月6日凌晨于,广州。
来源:肖金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