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民政部批准,2005年嘉兴市秀城区正式更名为南湖区,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从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更加焕发出勃勃生机。同年10月创刊的嘉兴日报《南湖时政》(后扩版为《南湖新闻》),见证了20年来南湖区的精彩蝶变。
开
栏
语
经民政部批准,2005年嘉兴市秀城区正式更名为南湖区,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从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更加焕发出勃勃生机。同年10月创刊的嘉兴日报《南湖时政》(后扩版为《南湖新闻》),见证了20年来南湖区的精彩蝶变。
从10月1日开始,南湖发布、嘉兴日报《南湖新闻》、读嘉联合推出“20年·见证南湖‘城’长”融媒系列报道,从20年前的新闻报道原点出发,再将镜头拉回到当下,展示这些年来南湖区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动人故事、高光时刻,进一步激发南湖儿女“六干争先”抓落实的豪情,奋力推进“建强主城区、提升首位度”的激情。
新 闻 回 放
2005年10月25日,这是一则《嘉兴日报·南湖时政》刊发的图片新闻——家住姚庄路1号的聋哑人李英华,带着他自制的航模来到建国路环城河边的草坪试飞。这架“飞机”的材料极其简单,记者在报道中写道:“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却是‘飞机’不可或缺的零件。”
那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普通市民的航空梦,在秀城区更名南湖区后的20年后照进了现实,成为南湖区低空经济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
1
一隅匠心与一片新区的沃土
二十年后再回首,如今已头发花白的李英华对航模热爱依旧。
2005年,李英华56岁,三十多年研究制作航模的经历,让他对飞行器的每一个零件都了如指掌。每当夕阳西下,他总会带着新制作的航模来到环城河边,小心翼翼地调试每一个部件,直到航模稳稳升空,在夕阳的余晖中划出优美的弧线。
那时的南湖,刚刚完成从“秀城区”到“南湖区”的历史性更名。新区名意味着新起点,产业发展亟待破题。李英华或许不会想到,自己对飞行的执着热爱,竟与这片区域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2022年7月,随着南湖路空协同立体交通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南湖交科院”)的落户,南湖低空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这个由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与地方政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犹如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产业创新的层层涟漪。南湖交科院汇聚了一批顶尖专家和高层次人才,在空域开发、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等领域快速突破,为南湖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今年3月开通的长三角核心区首条直升机低空环线,已实现上海浦东、嘉兴南湖、苏州金鸡湖三地半小时通达,较传统公路交通效率提升3倍。
更令人振奋的是,规划用地160亩、总投资3.5亿元的无人机飞行测试中心今年也已完成选址论证。这座长三角首个eVTOL无人机全场景测试中心,将打造成为低空经济的“超级实验室”。
测试中心不仅设有起降区、测试区和培训区,为各类飞行器提供全方位的测试环境。“亲眼看着无人机在测试中心翱翔”,李英华对此无比期望。
2 一条产业链与一幅民生的通途
随着科研平台的不断夯实,南湖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深刻融入城市发展的肌理。
在医疗急救领域,2023年6月,“空中送血”首飞成功,开创了无人机医疗应急运输的新模式。在此基础上,南湖区构建了覆盖城乡的立体化空中医疗物资配送网络,开辟了13条常态化低空医疗物资配送线路,让救命物资的运输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城市治理方面也迎来创新突破。“低空+城市治理”数字管理平台通过部署四套低空巡检无人机(库)和道路信息采集设备,建立了智能巡查数据体系。值得一提的是,无人机每周近百架次的巡查,特别是在每日夜间11点至次日凌晨3点的人工巡查空档期,有效填补了监管空白,让城市管理更加智慧高效。
农业领域同样迎来深刻变革。在凤桥镇万亩良田上,无人机正在进行精准农药播撒作业。与传统人工喷洒相比,作业效率提升5倍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30%,既节约了成本又保护了生态环境。除此之外,无人机还广泛应用于国土测绘、环保检测、河道巡查、电力巡线等领域,为南湖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
更令人瞩目的是,去年南湖区成功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城乡无人机运输和城市出行与物流服务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南湖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影响力。该项目重点打造应急投送、无人配送等典型应用场景,推动路空一体场景在全国示范应用。
与此同时,南湖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体系正在不断完善。目前,全区已经集聚起一批低空经济领域的企业,成为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落户在湘家荡区域的嘉兴航天宏图公司,依托母公司资源优势,在嘉兴建设了无人机工厂,其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国土测绘、环保检测等多个领域。同样位于湘家荡区域的南湖实验室与航天宏图共建了联合实验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科研支撑。
如今,76岁的李英华虽不再亲手制作航模,却时刻关注着这些变化。每当看到无人机在天空中飞行,他总会想起自己当年在环城河边试飞的情景,眼中闪烁着自豪与期待。
小 布 感 言
二十年,可以让一个人的梦想生根发芽,也可以让一座城的产业展翅高飞。从个人爱好到产业集群,从手工试飞到智能应用,这段跨越二十年的飞行轨迹,正是南湖以创新为翼、以实干为基的生动写照。
如今在南湖区,无人机的身影不时掠过天空,它们测绘城市的高度,传递物流的温度,守护农田的广度。无人机产业也已起步,相关项目落户南湖区,航空产业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未来的低空领域,相信南湖必须将扶摇高飞。
◇
◇
来源丨市新闻传媒中心 记者 钟鑫媛
责编丨李继升
审核丨鲁赟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点“在看”,会慢慢收不到我们的推送哦。如果您关注我们的权威信息,请将“南湖发布”加为,每次阅读完后别忘记点下和“哦。
来源:南湖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