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这年头,退休了的老戏骨们,不在家含饴弄孙,也不去什么慈善晚会露个脸,而是跑到景点里,跟游客互动,甚至还被网友拍到在认真地“工作”着,这画风真的有点出乎意料。我记得温兆伦以前演《我本善良》的时候,那叫一个风度翩翩,是多少人心中的男神啊,怎么现在就到了需要这样
61岁的温兆伦,国庆节跑去佛山某个景区,被拍到在那儿“上班”,这是什么操作?
现在这年头,退休了的老戏骨们,不在家含饴弄孙,也不去什么慈善晚会露个脸,而是跑到景点里,跟游客互动,甚至还被网友拍到在认真地“工作”着,这画风真的有点出乎意料。我记得温兆伦以前演《我本善良》的时候,那叫一个风度翩翩,是多少人心中的男神啊,怎么现在就到了需要这样“体验生活”的地步了?
你说他是不是缺钱?温兆伦当年在香港的片酬可不低,而且投资也赚了不少,后来在内地发展也挺顺的,怎么算也不至于沦落到要靠景区打工维持生计吧。以他的名气,去参加个商演,赚的钱估计比在景区忙活大半年都多。所以,这肯定不是单纯为了钱。
那到底是为了啥呢?我琢磨着,可能真就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想体验一下“不一样的人生”。你看现在很多明星,尤其是那些年纪大了、作品少了的,总想找点新活儿。有些直播带货,有些拍短视频,有些搞副业,温兆伦这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拥抱时代”?
我觉得,这事儿不能光用“落魄”或者“晚节不保”来看,得往深了琢磨琢磨。以前的明星,下了舞台,就是明星,有光环,有距离感。现在的明星,好像就是要打破这种隔阂,把自己弄得更接地气,更像“普通人”。温兆伦在景区的表现,你说他是表演也好,是真情流露也罢,至少他在努力地跟游客建立一种联系。
而且,这背后可能也反映了一种趋势。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还有直播带货的火爆,很多明星都找到了新的“战场”。他们过去积累的名气,在这里可以变现,也可以维持曝光度。温兆伦选择景区,可能也是觉得这个地方更能让他发挥他过去的“光辉形象”,能跟游客产生共鸣。
毕竟,当年《我本善良》里的齐浩南,是多少人心中的白月光,那种亦正亦邪的魅力,至今难忘。如果他能在景区里,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重现一些当年的经典桥段,或者只是跟游客聊聊天,回忆一下过去,这对于很多怀旧的粉丝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
我刷到他照片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哟,温兆伦怎么在这儿?” 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问号。他当时的照片里,看起来挺精神的,虽然眼角有了岁月的痕迹,但那种眼神还是有点当年风采。他跟游客合影,签名,还跟工作人员一起,好像挺投入的。
你想想,以前一部剧火了,演员就跟着火,但那都是被动的。现在不一样了,明星们得主动出击,去寻找自己的舞台,去跟粉丝互动。温兆伦这种方式,我不能说他是错的,只能说是一种选择。可能对他来说,这是一种更直接、更真实地与喜爱他的人交流的方式。
这让我想起一些老艺术家,他们退休后,可能也会有一些演出或者讲座。但温兆伦的这种方式,更像是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了一个“公众展示”。而且,景区的环境,本身就带着一种休闲和娱乐的氛围,可能也适合他现在的状态。
话说回来,明星的“人生”真的挺多样的。有些人还在一线摸爬滚打,有些人功成名就,有些人选择淡出,有些人又像温兆伦这样,换了个赛道,开始“体验式”生活。这种转变,让人感觉挺真实的,也挺无奈的。
我们这些普通人,到了这个年纪,可能就是安享晚年,或者继续为生活奔波。但明星,他们的人生轨迹就好像开了外挂一样,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继续“存在”于公众视野里。
我很好奇,如果下次我去那个景区,是不是也能有机会跟温兆伦“偶遇”,然后让他给我讲讲当年拍戏的趣事?这感觉,就像在逛一个活的“明星博物馆”一样,有点意思。
但他这么做,是真的开心,还是为了生活,或者仅仅是打发时间?这种“景区上班”的生活,对于一个曾经的大明星来说,真的是他想要的吗?
来源:嗨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