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儿司令范绍增:纳40房姨太,击毙日军中将,起义后成老范同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5 20:42 2

摘要:1894年,这孩子出生于四川乡绅之家,名范绍增,外号“范哈儿”。

1977年春,郑州的体育场边,83岁的老人被人远远招呼。

有人喊“哈儿司令”,他笑着更正“叫我老范同志。”

彼时人群散去,风里带着哨声,他像在与过去对视。

此前七十五年,绥定府大竹县清河镇,堂屋门槛旁立着竹棒。

祖父挥棒追着七八岁的胖孩子,气得发抖。

孩子不跑,只扯着嗓子回一句“你打死我吧,我就是不上。”

1894年,这孩子出生于四川乡绅之家,名范绍增,外号“范哈儿”。

不爱读书,倒爱茶馆评书里的行侠义气。

乱象初起时,他十三岁被送入“袍哥”(哥老会),图个靠山。

入会后,他结识一位名叫张作霖的地方头目(与东北军阀同名)。

又由此接近同盟会,人情世故学得很快。

1913年反袁失利,渠竹一带散伙,他给头目打理营务,历练渐深。

1916年转战渠县,后被颜德基收编为营长,驻夔府。

两年后升团长,却遭排挤,被逐出夔府,心头憋屈。

转而以钱脉召集二千人,明码立赏,夜雨夺回千余支枪。

此后游于酉阳山里,凭狠劲与胆气续命。

1923年杨森回川,收编他任第九混成旅旅长。

范善待部属,作战拼命,战功累进。

1925年杨森兵败出川,托他保留兵权。

转年杨森复归,范一枪不落地奉还,这一回合,忠义是筹码。

1927年冬,杨森疑他扩“袍哥”,欲除之。

他先一步脱身,几经辗转投至刘湘麾下。

1931年,刘文辉携五十万大洋来拉拢。

他笑纳后即报刘湘,守住阵营,又被放至上海散心。

在沪期间,结交杜月笙、张啸林等,获一营英式装备。

据当时报刊与坊间传闻,他在重庆大兴土木,纳了四十房姨太。

年近不惑,他忽觉空落,义气之外不知所往。

1937年全线抗战,他任十一兵团副司令,淞沪失守后退至汉口。

其后升第88军军长,空有番号,无枪无饷。

他自筹经费,修械补枪,在川新募四个团。

再往后,他赴重庆向周恩来讨教治军与用兵。

周说“打仗是为了让百姓不再受欺负。”

这句子像钉子,钉进他的心口。

回军后,他推行“四大纪律、十二项注意”,先从自己做起。

妇女来缝补,老人提蛋来慰劳,孩子眼里有光。

这一前一后,袍哥义气与军纪为民,形成撞击的对照。

1939年他率部入赣,转年入浙。

日军第22师团合二万余伪军来攻。

他抱着机枪出现在一线,军心即稳,余杭失而复得。

据军政部嘉奖令与战地回忆,第88军被升为甲种军。

转年春节,他直言若打不好,百姓有权吐口水。

据战时报告与地方志,有一役炮火毙伤日军第十五师团主官。

其中“酒井直次中将”之名见诸报章,学界亦有异议。

另在江西广丰,迫击炮击毙一名少将旅团长一事,材料较为一致。

末了,他并非蒋系嫡出,被排挤为无兵权的副总司令。

范愤而回渝,交游章伯钧等,思想转向反蒋。

其后自办“益社”,多次疏通关系送药入苏北解放区。

1938年,他任国大代表。

蒋欲他为孙科拉票,他回称已允李宗仁,随即脱身。

解放战争吃紧时,蒋再召他出山。

他在渠县组纵队,表面受命,暗受刘伯承、邓小平感召。

1949年12月,他起义,因果至此完成第二次转身。

新政权按序整编,改隶第50军,他任“高参”、又兼第148师副师长。

他顺应一夫一妻制,妥善安置姨太,只与陈文兰厮守。

1953年,政务院任命他为河南省体委副主任。

郑州体育场动工成形,坐椅一排排,他常去探视。

反过来这些看台也见证他从“哈儿”到“老范”的折返。

1977年3月,他在郑州去世,享年八十三。

转回大竹老家时,街巷里仍有人喊他旧外号。

他摆摆手,让人叫他老范同志。

从竹棒到机枪,从袍哥到军纪,从内战到抗战,他的弧线大致如此。

至于战场上那位被炸死的中将,文献仍有争议,存而不论更显节制。

来源:3C捕快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