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全力应对秋汛攻坚“三秋” 多措并举夯实粮食安全底线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6 10:49 1

摘要:在临沂客户端讯“三秋”是秋粮收获、小麦播种的关键窗口期。我市9月以来多轮降水叠加,气象部门预计10月降水仍较常年偏多,秋汛已对“三秋”生产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市委、市政府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打响了一场抢收抢种的攻坚战。一系列立足当

在临沂客户端讯“三秋”是秋粮收获、小麦播种的关键窗口期。我市9月以来多轮降水叠加,气象部门预计10月降水仍较常年偏多,秋汛已对“三秋”生产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市委、市政府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打响了一场抢收抢种的攻坚战。一系列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系统性举措密集落地,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忙碌身影,力争将秋汛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全力打赢“三秋”生产攻坚战,夯实粮食安全底线。

面对秋汛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应对,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工作例会上专题研究部署,第一时间启动粮食产后减损应急保障机制。市级领导率先垂范,结合“四下基层”工作机制,分赴各县区开展分包督导,将责任压力层层传导。市政府实行“每日一调度”,动态掌握全局,精准研判形势。

10月4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应对秋汛做好秋收秋种工作的紧急通知》,吹响了全市坚决打好“三秋”生产攻坚战的集结号。市农业农村局闻令而动,立即派出由领导干部和技术专家组成的督导帮包组、技术指导组,下沉一线,督促各级扛牢属地责任,强化宣传引导与服务保障,确保各项应对措施不折不扣落实见效。

高效的指挥体系和压实的工作责任,为打赢这场硬仗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截至10月3日农情数据显示,全市秋收工作仍在紧张有序推进,进度暂列全省前列,但挑战依然严峻。针对土壤水分普遍饱和、机械下田困难、降雨持续等复杂局面,我市聚焦关键环节,打出抢排、抢收、抢晾、备播等“组合拳”。

抢排积水,为农机进地开路。积水是当前影响收获进度的首要障碍。各地迅速组织力量,广泛发动群众,综合运用开挖排水沟、水泵抽排等多种方式加速田间排涝。尤其在低洼易涝地块,着力推进主干渠与田头沟、田间边沟的有效连通,形成畅通的排水网络,最大限度缩短农田受淹时间,在农田内部开挖沥水沟加速水分蒸发,为农机尽快进地作业创造条件。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发布的应对技术指导意见中,也将“疏通沟渠,排涝降渍”列为首要措施。

抢收减损,人机协同与天争时。抓住降雨间歇的宝贵窗口期,全市上下总动员。一方面,积极组织小农户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人工抢收,截至10月4日全市人工收获面积已达137万亩,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63万亩;另一方面,专题研究对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等规模化主体的支持保障措施,统筹调度人力与机械资源。针对轮式机械无法下地的困境,优先调度并投入适用性强的履带式收割机。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投入履带式收获机327台,有效扩大了应急抢收的作业范围和面积。市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赵桂涛提醒要分类施策:对成熟度高、倒伏和低洼地块应抢抓时机收获;而对离成熟尚有时日的地块,则不宜早收,应统筹作物成熟度与农机匹配度,适期晚收,以保障产量和品质。

抢时晾烘,打通粮食产后处理“最后一公里”。收获仅是第一步,防止收获后的粮食因潮湿而发芽霉变是另一场关键战役。我市全力激活烘干和晾晒体系。目前,全市共设置烘干服务点529处,投入使用的烘干设备达225台(套),日最大烘干能力提升至3.5万吨。经综合测算,预计日收获面积中约50%-55%的粮食需要烘干。以玉米为例,日收14万亩(约6.2万吨)计,日需烘干量约3.46万吨,现有烘干能力基本能够满足需求,再辅以传统的装笼、站竿晾晒等方式,基本可实现“即收即晾(烘)”。

工作的重点在于落实。各地正积极落实临时收储和晾晒场地,主动对接粮食加工企业和收购渠道,建立湿粮收储、代烘代存的“绿色通道”。同时,引导农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从收到烘的“一条龙”服务。市里大力宣传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烘干服务点信息,并对秋粮应收未收面积超过3000亩的乡镇,成立专门的帮包服务队,整合优化资源,促进供需精准对接,确保烘干设备“吃饱开足”,粮食“需烘尽烘”。

抢耕备播,为来年丰收打基础。秋收连着秋种。预计我市秋种工作将在10月中下旬集中展开。面对可能因降雨导致的播期推迟,农业部门已确定“适墒应变、抗逆精播、以技补晚、以促为主”的秋种原则。将密切关注土壤墒情和天气变化,大力推广深耕深松、测土配方施肥、宽幅精播等关键技术。目前,正积极备足备好小麦良种、化肥等关键农资。针对可能出现的晚播情况,技术指导意见明确:对于墒情过多地块,宁可适当晚播,也要先沥水散墒,待墒情适宜再播,做到“播期服从墒情”;晚播田要适当增加播量,并适当浅播,同时施足底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以增强小麦抗逆能力。此外,还提前制定应对秋冬季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应急预案,加强苗期分类管理,力促苗情转化升级,为明年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秋雨虽急,难敌众志成城。在这场保障粮食安全的攻坚战中,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科学决策、靠前指挥;各级各部门协同联动、精准服务;广大农技人员深入一线、传经送宝;农民群众和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响应、挥汗如雨。从紧急排涝到人机抢收,从全力烘干到科学备播,一系列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务实举措,构建起应对秋汛、保障生产的坚固防线。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朱鹏 通讯员 曹蕾

编辑:张海燕

来源:在临沂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