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村干部离任前的心里话:熬过夜守过岗,最不舍的是这桩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4 11:36 1

摘要:再过一个月,村口公告栏里那张“两委换届选举预告”就该换成正式通知了。63岁的老张摩挲着公告栏边角,指腹蹭过粗糙的水泥面,像摸了摸自己这十年村干部生涯的年轮——到这儿,就该画句号了。

再过一个月,村口公告栏里那张“两委换届选举预告”就该换成正式通知了。63岁的老张摩挲着公告栏边角,指腹蹭过粗糙的水泥面,像摸了摸自己这十年村干部生涯的年轮——到这儿,就该画句号了。

老张的村干部证揣在贴身口袋里,塑料封皮早被磨得发毛。翻开第一页,照片上的人头发还没这么白,眼角的褶子也没现在深。那是十年前,他刚当选时拍的,村民们围着投票箱喊他名字,声音裹着麦秸秆的香。这十年,他没干过什么“大政绩”,账本上记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最常见的是半夜台灯下的报表,笔尖在纸上划拉到凌晨,眼皮沉得像挂了铅,泡杯浓茶接着算;疫情最紧那阵,村口卡口的蓝色帐篷成了他的“家”,裹着厚棉袄守了一天一夜,冻得手指蜷不拢,却把每辆进出的车都登记得清清楚楚;去年环境整治,他急性肠胃炎犯了,捂着肚子蹲在田埂上,看着公益岗的人把路边的杂草清干净,才肯让儿子送他去卫生院。有人说他“傻”,图那点补贴不够买药钱,他嘿嘿笑,从兜里掏出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是村民托他买种子的名单,“都是该做的”。

前几天赶集,卖菜的老李拽着他问:“张书记,换届后你还管咱们不?”他愣了愣,喉咙有点发紧。说实话,舍不得。舍不得每天清晨去村委会开门,门口总有人等着说事儿;舍不得秋收时帮着孤寡老人收玉米,汗水滴在地里的声响;舍不得大晚上村民家水管爆了,喊他去帮忙修,修好后递来的那杯热糖水。可他也清楚,身份证上的年龄骗不了人,63岁,早过了竞选的硬杠杠。“得给年轻人让位置”,这句话他在心里念叨了不下十遍,每遍都带着点酸,却也透着实在。这些年,他没让村民戳过脊梁骨,镇里来考察,村干部们都说他“靠谱”,就连最挑剔的王大爷,也在村头巷尾说“张书记办事,咱放心”。这份认可,比啥奖状都金贵,他知足。

换届的日子越来越近,老张开始收拾村委会的抽屉。里面有没写完的民情日记,有村民送的晒干的金银花,还有那盏陪他熬了无数夜的台灯。他把这些东西仔细打包,想着交给下任干部时,得好好嘱咐几句:“报表要仔细,

其实,像老张这样的村干部,在全国成千上万个村庄里随处可见。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把“为村民服务”五个字,揉进了十年、二十年的日常里。换届不是结束,是把为民的担子稳稳递下去。而那些熬过夜的灯、守过岗的夜、帮过的忙,早被村民记在心里,成了村庄最暖的底色。

来源:此刻如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