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烂疙瘩真闹心!防治软腐病记住这几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5 07:12 1

摘要:菜农们都知道,种白菜最怕的就是软腐病,一旦发病,好好的大白菜从里到外烂成一滩泥,还散发着难闻的恶臭,真是让人又心疼又无奈。这种被称为“烂疙瘩”的病害,可不简单!

菜农们都知道,种白菜最怕的就是软腐病,一旦发病,好好的大白菜从里到外烂成一滩泥,还散发着难闻的恶臭,真是让人又心疼又无奈。这种被称为“烂疙瘩”的病害,可不简单!

最近,不少种植白菜的农民朋友反映,地里的白菜有的倒地、外叶发黄,有的内部腐烂、发臭,这就是典型的白菜软腐病。

软腐病俗称“脓白菜”、“腐烂病”、“烂疙瘩”,是白菜种植过程中一种毁灭性病害,如果发生,可成片绝收。今天就带大家认清这种病的真面目,并分享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认清软腐病的真面目

大白菜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由欧文氏杆菌侵害引起。这种病多在大白菜包心期开始发生。

初发病时,植株的外层包叶中午萎蔫下垂,早晚还能恢复正常。但随着病情发展,数天后便不再恢复,病叶在日晒下失水变干呈薄纸状。

病株多由接触地面的叶柄和根尖开始发病,出现水渍状椭圆形病斑,随后病部逐渐扩大、变软,呈暗灰色。叶球外露或植株基部逐渐变黑腐烂成泥状,或塌倒溃烂。

病组织黏滑,严重时全株软化、腐烂,并散发出恶臭味。这是软腐病的重要特征,区别于其他病害。

软腐病为何找上你家白菜?

了解发病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软腐病的发生与以下几个方面密切相关:

1. 病菌来源:软腐病菌主要在田间病株、窖藏的留种株、农田土壤和农家肥里的病残体及害虫体内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菌源。

2. 气候条件:大白菜生长中后期,特别是包心期后遇高温、高湿天气极易发病。温度在25℃以上、湿度超过80%时,最易发病。

3. 害虫与伤口:田间害虫如根蛆、菜青虫等发生量大,人为或自然造成的植株根部伤口多,则发病重。病菌主要通过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植株。

4. 栽培管理不当:久旱逢雨、蹲苗过度、浇水过量都会使根部造成伤口而发病。密度过大、施肥过量(特别是氮肥)、排水不畅、连作地块等都会加重病情。

全面防治软腐病,记住这些招

防治软腐病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从预防到治疗,多管齐下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一、农业防治是基础

1. 合理轮作:尽可能选择前茬以大麦、小麦、豆科作物的田块种植白菜,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重病地块应与禾本科作物或葱、蒜类蔬菜轮作,建议实行2年以上轮作制度。

2. 选用抗病品种:一般选用愈伤能力强、高筒型、直立型、青帮型的品种。如青麻叶、绿宝、中白1号、津东中青1号、北京新3号、晋菜3号等。

3. 改进栽培方式:将传统的平畦种植改为起垄种植。垄作或高畦栽培能有效防止田间积水,减少病菌传播机会。

4. 加强田间管理:大白菜种植前,如前茬种的是蔬菜,应及早腾地、翻地、晒地,促进土壤里病残体的腐烂分解。合理密植(每亩2000-2500株)、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用量,适当增加磷钾肥)、及时排水(雨季注意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

5. 清洁田园: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集中销毁,在病穴内撒石灰进行消毒,防止扩散。

二、及时防治害虫

害虫不仅直接危害白菜,还会造成伤口,传播病害。应密切注意并及时防治地老虎、金针虫、蝼蛄、地蛆、小菜蛾和蚜虫等害虫,推荐用乐斯本、BT乳剂、氯氰菊酯等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

三、科学用药控制

预防用药:白菜定植后,可用72%的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20%的井岗霉素水溶剂(每袋25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药预防。

发病初期治疗:在发病初期,可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

· 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或枯草芽孢杆菌可溶性粉剂600倍液进行药液灌根,每株250毫升

· 20%噻菌铜悬浮剂600倍液

· 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800倍液

· 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注意事项:

· 喷雾的重点部位是植株贴近地面的叶柄及茎基部

· 喷药要周到,除全田喷药外,还应重点喷到近地面的叶柄和茎基部、根基部

· 交替用药,防止产生抗药性

· 每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小结

白菜软腐病虽然危害严重,但只要掌握其发生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完全可以有效控制。关键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从选择抗病品种、改进栽培方式、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害虫到科学用药,环环相扣,才能确保白菜健壮生长,丰收有望。

希望这些防治软腐病的方法能对广大菜农有所帮助,让今年的白菜有个好收成!

来源:乡村一枝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