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微短剧《滇缅公路》游保山,打卡同款地标美食!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6 10:29 1

摘要:以滇缅公路筑路史为背景的网络微短剧《滇缅公路》,最近在各大平台热播中,大家都看了吗?

以滇缅公路筑路史为背景的网络微短剧《滇缅公路》,最近在各大平台热播中,大家都看了吗?

这部剧集,不仅用双时空叙事生动讲述了往昔云南20万各族人民以血肉之躯铸就滇缅公路的故事,而且把保山人间烟火全装进了镜头里。

今天,小嘿哥带大家跟着剧集打卡拍摄地,解锁一条有温度、有故事的保山游玩路线!

施甸段滇缅公路

53公里“抗战生命线”

施甸境内七〇七至惠通桥的53公里,是目前整条滇缅公路中保存最为完整的路段,影片中大量筑路场景在此取景。驱车慢行于悬崖绝壁间的蜿蜒公路,能切身感受为何这条路被称为"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

这里是全剧开机仪式举办地,也是剧中连接两个时空的关键场景。第十集中,老山爷带领杨江父母到惠通桥附近游玩,讲述当年修路的故事。

《滇缅公路》第10集截屏

镜头里怒江沿岸云雾缭绕,三桥并列(惠通桥、红旗桥、铁路桥)的场景,让人忍不住感慨时光飞逝,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惠通桥

惠通桥始建于明朝末年,最初为铁链索桥。它横跨在施甸县与龙陵县分界处的怒江上,东倚刀削般的大山头,西傍耸入云天的松山,素有“天堑”之称。历经多次改建,最终在1939年正式通车,成为抗战物资与伤员运输命脉。

1942年5月5日,中国远征军为阻日军进犯炸毁此桥,凭天险守住云南门户;至1944年滇西反攻时修复,成为战略反攻起点。1974年红旗桥通车后惠通桥停用,2019年入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红旗桥

距惠通桥下游400米处,便是红旗桥——滇西最大的一座钢筋混凝土箱型截面拱桥。


红旗桥于1974年6月建成,全桥总长200余米,主跨116米,两岸石砌引桥净跨各27米。桥面平坦宽阔,客货车辆可数辆对开。至今仍是保山境内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施甸龙陵两地。

大瑞铁路怒江特大桥

立于桥畔,可眺望世界跨度最大的铁路拱桥——大瑞铁路怒江特大桥(主跨1024米),待未来铁路开通,乘火车穿行峡谷即可纵览怒江壮景。

📍地址:保山市施甸县太平镇石瓢村施甸兰都石瓢景区

《滇缅公路》第25集截屏

在《滇缅公路》第25集中,黑么儿为安抚因“偷粮食”被教训的大家,带众人去泡野温泉,温泉所在地便是施甸石瓢温泉。

石瓢温泉旅游度假区位于施甸县西北部等子乡境内,距县城68公里,滇缅公路附近。因主泉眼有一巨石形如瓢状,故名石瓢。石瓢温泉水温恒定在50℃-80℃之间,水流量巨大,有大小温泉眼10余处。

施甸兰都石瓢宾馆泡池

想方便一些的话可以选择直接入住施甸兰都石瓢宾馆。想灵活一些的话可以当天往返,或者选择景区搭建的简易出租屋/带上帐篷露营。

——

除了宾馆内分区域的12个泡池,山腰、山底分布着15个可以免费泡的“野生温泉”。泉水从古树根旁流出,从山崖上飞流而下,静谧治愈。

📍地址: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

《滇缅公路》第6集截屏

除了施甸区域的滇缅公路路段,剧中杨父杨母在寻找杨江的过程中特意到访了板桥青龙街。

这条古驿道的故事始于三国时期——相传诸葛亮南征时至保山(古称永昌),因梅花古渡难渡大军,在此“架木为桥”,催生了最初的商贾聚落。

至清乾隆年间,因火患频发,乡民集资修建魁星阁、以青石铺就龙鳞状路面、舞青龙祈福(取“以水治火”之意),“青龙街”由此得名。

这里曾是西南丝绸之路的咽喉驿站,马帮常在此歇脚、商贾云集。随着贸易往来频繁,逐渐发展成为“迤西第一大集市”。民国鼎盛时期,云集马店、茶馆、糕点铺、手工作坊等200余家商铺票号。

如今的青龙街仍延续着“前铺后屋”的明清格局,经修缮后古朴新生:北段非遗文创区陈列着乌铜走银、永子围棋等技艺瑰宝,南段美食长廊飘荡着传统小吃的烟火香气。

味道保山

藏于《滇缅公路》的保山烟火

《滇缅公路》第6集截屏

除了引人入胜的风光景色,微短剧《滇缅公路》中还出现了不少经典保山风味 。第六集中杨江父母探访的施甸707糕点铺,所在地曾是滇缅公路的司机休憩据点。

七零七是滇缅公路上的重要地标,距昆明恰好707公里。公路通车后,南侨机工运输物资时,常在此平坦路段休整补给。当地百姓随之提供饮食服务,逐渐形成早期商业聚落。

在保施高速开通前,七零七更是保山至施甸的必经之地,长途司机多在此落脚,由此沉淀出独特的公路美食文化。

开业近三十年的“好运来蛋糕”(七零七传统糕点行),便是其中必尝的地道滋味。

门店所有糕点材料从烤饼用的油,再到内馅以及饼皮都是店家自己制作。金黄软嫩的土鸡蛋糕、甜糯酥脆的油炸汤圆,承载着几代保山人的路途记忆。

@保山小粒咖啡

《滇缅公路》第6集截屏

青龙街咖啡馆里氤氲的保山小粒咖啡,生长于北纬24.97°的咖啡种植黄金地带。

高黎贡山屏障寒流,火山灰土孕育芬芳,造就其"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的国标风韵独特风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丙闷村榕树林傣家园“咖啡鸡蛋”

熊猫公社“糖渣咖啡”

松柏咖啡“酸木瓜特调”

气味咖啡“树番茄特调”

从上世纪50年代的种植摸索,到如今产业化规模化,咖啡庄园、咖啡体验馆在这里随处可见。在这里,你可以打卡各式各样的咖啡馆,也能喝到不少云南风味十足的特调咖啡。

@烧肉米线

还有剧中杨江经常提到的烧肉米线,源自明代中原与边地的风味交融,炭火烧肉、红米线、酸辣酱料是其灵魂所在。

炭火烤制的五花肉外焦里嫩,配上现烤切碎的辣椒番茄,盖在软糯的红米线上,吃起来酸辣鲜香,极为爽口。

——

最后,《滇缅公路》不只是一部剧,更是一把打开保山热血记忆的钥匙。它让我们看见:惠通桥的钢索上,系着民族的脊梁;施甸的盘山路上,印着先辈的足迹。

该剧已在各大平台播出,此外在“保山融媒客户端”“水墨施甸”公众号搜索《滇缅公路》也能便捷观看。刷完剧,别忘了来保山,亲自走过那段永不褪色的山河岁月。

二审:杨冬燕三审:赵 剑终审:王 灿 保山新闻网联系信息

来源:保山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