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化疗九个死?哈佛研究:2种癌症不必化疗,可能还有反作用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6 06:00 4

摘要:前几天,婆婆在厨房里一边择菜一边咳嗽,我走过去看她,脸色有点发白,问她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她笑着说没事,就是最近看了个新闻,说“十个化疗九个死”,吓得她连咳嗽都不敢去医院了。

前几天,婆婆在厨房里一边择菜一边咳嗽,我走过去看她,脸色有点发白,问她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她笑着说没事,就是最近看了个新闻,说“十个化疗九个死”,吓得她连咳嗽都不敢去医院了。

她说邻居张大爷的儿子也是前几个月查出来癌症,家里人一听医生建议化疗,全家都犹豫,说怕人还没病死先被化疗折腾垮了,结果拖着拖着,肿瘤扩散了。我听了心里咯噔一下,这事儿不能光靠新闻判断。

很多人对化疗的误解,是从身边人的经历里积累出来的,见过谁化疗后反应很大、身体垮了,就觉得化疗是“毒药”。但真相没这么简单。我作为营养师和妈妈,家里有老人、小孩,每天都在琢磨怎么通过吃饭、生活习惯来调养身体。今天就想借婆婆这个话头,和大家聊聊,哪些癌症不一定非得化疗,有时候反而要注意,化疗用错了,会适得其反

国内外都有研究说,有些癌症的治疗方式,不能一概而论。哈佛大学一项研究就指出,前列腺癌和甲状腺癌这两种癌症,在某些阶段下,化疗并不是唯一甚至不是最好的选择。这不是说不治了,而是治疗方式要因人而异,不盲目跟风才是关键。

我表姐的公公前几年查出前列腺癌,六十多岁,身体情况还行。一开始家里人一听“癌”,就要连夜送去北京大医院做化疗。表姐打电话问我,我说先查清楚癌症的分级和分期。结果一看,是低风险、局限型的,医生建议先观察,每三个月复查。

到现在三年过去了,人精神着呢,天天去公园练太极。有些癌症发展慢,甚至不动它比过度治疗更安全甲状腺癌也是典型的“懒癌”,很多人体检时无意中查出来,小结节几毫米,医生建议定期复查。我邻居就是这种情况,年轻女孩,查出个结节,一家人吓哭了,马上要去化疗。

我劝她先找熟悉的内分泌科医生看过后,判断是微小乳头状癌,不需要化疗也不需要马上手术,定期观察反而更稳妥。这类癌症很多时候十年都不变,反而是精神压力搞垮人先

化疗不是不能用,而是要用对人、用对时间。我小叔子的朋友三年前得了淋巴瘤,医生建议化疗,他咬牙坚持了六个疗程,过程确实很难熬,掉头发、呕吐、白细胞掉到谷底,但化疗后肿瘤缩小,再配合营养支持和生活调理,现在恢复得很好。

他老婆是护士,给他做了特别细致的营养餐,每天小米粥、蛋白粉、高蛋白软饭、炖鸡汤轮着来,身体慢慢扛过来了。营养对化疗期间的患者太重要了,化疗会伤胃口、伤肠道、伤免疫系统。

我经常建议病人家属做一些易吸收的食物,比如蛋花汤、山药粥、蒸南瓜泥这些,既补充营养又不刺激肠胃。蛋白质摄入一定要足够,可以选鸡蛋、豆腐、鱼肉这些易消化的蛋白来源。维生素C、E、硒等抗氧化物质也很关键,可以帮助减少化疗带来的细胞伤害。

我们家晚饭有时会做一个红薯泥拌豆浆,撒点黑芝麻,孩子爱吃,老人也吃得动。这类食物不仅养胃,还能补充膳食纤维,帮助肠道恢复,特别适合术后或治疗期的人吃。我女儿有时晚上胃口不好,我就给她来一碗山药小米粥,结果她还特别喜欢,说比饭吃着舒服。

身体免疫力高的人,承受治疗的能力也会更强。我有个病人,化疗前后我们给她安排了规律的作息、营养支持和心理辅导,整个过程下来副作用明显比其他人轻。她每天早上喝一杯温水泡枸杞加红枣,增强气血,晚上十点前休息,保持心情平稳,比一些年轻病人恢复得还快。

心理状态在抗癌过程中是“隐形药”。我婆婆后来去医院做了个全面检查,医生说就是支气管轻微炎症,不是癌,听完她整个人都放松了。她那天回家后,吃了两碗饭,还说早知道早点检查就好了。长期焦虑会让身体激素紊乱,免疫力下降,这对癌症患者尤其危险。

我建议家里有癌症患者的人,饭桌上尽量营造轻松氛围、别让病人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我一个朋友的爸爸胃癌做完手术后,家人天天围着转,结果他反而觉得自己是负担,情绪低落,恢复慢。后来他们调整方式,带他一起遛弯、一起做饭,他心情好了,身体也跟着变好了

不是所有癌症都要化疗,也不是所有人都受得了化疗。选择治疗方式时,医生的判断是第一位的,但生活中的支持同样不能忽视。我经常说,治疗是医生的事,恢复是全家的事。家人要懂得如何从饮食、作息、情绪方面入手,才能真正帮到病人。

我家冰箱里常年备着几种“抗氧化小神器”:蓝莓冷冻包、核桃仁、绿茶、南瓜粉。这些食材富含天然多酚、维生素E和植物化合物,对身体细胞的修复有帮助。我平时会做个核桃芝麻糊,加点燕麦粉,孩子吃得香,老人也爱喝。

癌症不是绝症,也不是打仗打赢就完事了,它更像是一场长期的持久战。每次我看到病人家属带着便当、保温杯、营养粉来医院守着亲人,我都特别感动,这份陪伴,可能比任何药物都更有力。

我认识一个大哥,肺癌晚期,没做化疗,家里人选择了中西结合的调理方案,坚持食疗、艾灸、情绪管理,三年过去了,他还能自己种菜爬山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猛药”,有时顺着身体的节奏来,反而活得更久、更好

我特别希望大家不要被“十个化疗九个死”这种标题吓住,真正的核心在于:对症、适度、合理、科学。化不化疗,不是一句“该不该”的问题,而是一个“什么人、什么病、哪一阶段”的问题。就像每个人的鞋码不一样,不能都穿同一双鞋

最怕的是盲目跟风,不问清楚就拒绝治疗,或者一听癌就草率决定化疗。像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这些相对“温和”的癌症,有时候观察比治疗还重要。而一些进展快、恶性高的癌症,错过了最佳化疗时机,后果才真的严重。

癌症不是神秘的东西,它就是身体内出错的细胞。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专业判断的基础上,把营养、作息、情绪、家人支持这些都做到位,才能真正帮病人把这个病“养”过去。

参考文献:

1. 哈佛大学医学院.CancerTreatmentandChemotherapyGuidelines.HarvardHealthPublishing,2023

2.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2023年中国肿瘤治疗指南》.

3.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ProstateandThyroidCancerTreatmentUpdates,2022

4. 北京协和医院肿瘤科.《化疗与营养干预临床共识》

5. WHO国际癌症研究中心.NutritionandCancerPreventionGuidelines,2021

来源:中医柴大夫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