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句“大学生掏鸟窝获刑十年半”,说出来不少人都得愣一愣。2014那会儿,这事儿挂在热搜头条,把整个互联网搅成了菜市场,喊冤的、骂法官的、看热闹的全跳出来刷存在感。谁能想到,一桩掏鸟窝的小动作,最后把一个年轻人的人生彻底砸碎,还趟出一条让人直呼“翻脸比翻书还快”
一句“大学生掏鸟窝获刑十年半”,说出来不少人都得愣一愣。2014那会儿,这事儿挂在热搜头条,把整个互联网搅成了菜市场,喊冤的、骂法官的、看热闹的全跳出来刷存在感。谁能想到,一桩掏鸟窝的小动作,最后把一个年轻人的人生彻底砸碎,还趟出一条让人直呼“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法律底线。
主角闫啸天,当时年纪轻轻,是郑州某职院的学生。你要说他是“啥也不懂”的小白,那真是脸皮厚得能吃上一锅。不仅熟悉各种珍稀猛禽,还是鹰猎群的活跃老手。别跟他玩装纯,他对燕隼了如指掌——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连名字都沾着严格限量保护的味儿。结果呢?一到树林,跟自家后院似的,顺手就掏下12只幼鸟。留了几只自己玩,剩下丢给群里的鸟友,换成了1000多块钱。这点小钱,可能还不够买个像样的望远镜,却改变了一辈子的轨迹。
这可不是小时候偷家里的鸟蛋,那点“贪玩”早就翻篇了。第一次抓完还不过瘾,又拉着同伙逛了一圈,把第二个鸟巢也端走。嘴上喊着交流兴趣,手底下专挑濒危物种下手。太会戏耍规则了,结果警察顺藤摸瓜冲进宿舍——自制的捕兽工具、聊天记录、卖鸟交易,各种证据摊在桌面上,辩解“我不知道”“不是故意的”全都跪了。法律面前,一点情面没有,想钻空子也是白搭。
法院判决出的速度吓人,刑期一砸就是十年半。罚款两万,身边的帮手也都进去了。网民吵成一团,“比人贩子还重”,“毁了一个年轻人”。只有懂行的才明白,这案子判得一点都没偏,《刑法》规定清清楚楚,二级保护动物猎够十只就是特别严重。他硬是抓了16只,想拖都拖不动。“法律不近人情”?荒唐!人家红线就是专门堵这种玩心大、胆子肥的手脚。碰了,就得认。
七年铁窗生活怎么熬出来没人知道,减刑几次算是守规矩换来的。2020年底出狱,外面的世界已经脱胎换骨。同龄人都在积攒简历、升职加薪,闫啸天却归隐老家,拖着满身标签做点小买卖,不敢露头,更别提什么采访。标签贴得死死的,就像石头一样压在肩上,甩也甩不掉。你身后所有人的议论,都变成了日常生活的阴影。谁还敢跟他对视?谁还会上门攀谈?曾经的朋友圈默默翻篇。
社会没什么温情,他成了反例材料,被人反复端出来警示新生。“杀鸡儆猴”,这回是用真切的血和泪做佐料。“野生动物不是麻雀,不是路边的杂草,摘起来毫无成本”。有时候往往就是些不起眼的小动作,把人生踢到了悬崖边上。这故事说白了就是个天价教训,谁要敢说“只是玩玩”,分分钟追悔莫及。
有人冷笑罪有应得,明知保护动物还伸手,活该承受后果。也有老好人觉得可惜,一个大学生因为一念之差,全盘皆输。可惜不代表可以通融。君子动手前,总得问问界限在哪儿。几年过去了,闫啸天只想低头做个普通人,却注定每一次转身都有旧事咬着尾巴。他的代价太沉重,但能不能提醒更多人把红线当红线?
网上这些年不乏类似教训。一时兴起抓个娃娃鱼,晒到朋友圈,结果被罚数十万还被关进去。有 ** 、猎奇、炫耀心理的,不少最后哭都来不及。甚至一群户外主播去黑熊保护区直播探险,遭封号,多人被刑拘。法律不是等你犯了错才教你做人,两道门槛永远拦着:人类的贪婪和自然的底线。谁敢翻脸顶撞,谁就得倒霉收场。
这个世道,没人天生懂事,但凡事“试试”,就可能坠入深渊。闫啸天的故事也许给无数人敲响警钟,有些东西不是玩具,更不是用来赚快钱的工具。学会敬畏,别总嘴上挂着“我没想太多”。一失足成千古恨,这句话永不过时。法律不是惩罚之器,是人和生态的最后防线。别等自己栽了再痛哭流涕,换来的只有无尽的悔意。
如果你还在犹豫是否去冒险,建议先查查保护名录,也问问自己能否承担后果。人生没几个十年,不值得拿命赔一场游戏。
来源:玖玖解说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