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Sam Altman:AGI算力工程,比制造2倍大的火箭难度或增10倍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5 14:35 1

摘要:最关键的是,批评者指出,GPT-5 远未达到 OpenAI 多年来渲染的超高预期 —— 尽管被宣传为 “行业颠覆者”,它或许在现有能力上有所提升,却并未改变核心逻辑,本质仍是 “换汤不换药”。

今年 8 月,OpenAI 推出的 GPT-5 大语言模型堪称一场 “灾难”。

发布会直播出现故障,模型生成的图表数据明显有误;在 OpenAI 员工参与的 Reddit 问答活动中,用户抱怨新模型交互体验不佳,纷纷要求恢复旧版本。

最关键的是,批评者指出,GPT-5 远未达到 OpenAI 多年来渲染的超高预期 —— 尽管被宣传为 “行业颠覆者”,它或许在现有能力上有所提升,却并未改变核心逻辑,本质仍是 “换汤不换药”。

质疑者迅速抓住这一机会,宣称 AI 热潮即将终结,部分人甚至预言 “AI 寒冬” 即将来临。

以 “戳破泡沫” 闻名的 Gary Marcus 在密集的公开活动中表示:“GPT-5 是史上炒作最夸张的 AI 系统,它本应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和博士级认知能力,结果两样都没做到。”

他进一步指出,这款看似平庸的新模型证明,OpenAI 依靠 “扩大数据规模和芯片数量以实现系统指数级升级” 的 AGI 路径已行不通。

此次,Marcus 的观点得到了 AI 领域相当一部分人的认同,GPT-5 在发布后几天里,被比作 AI 版的 “新可乐”(经典失败营销案例)。

一个月后,在旧金山米慎湾新总部的会议室里,OpenAI CEO 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对此不以为然。

他向我和同事凯莉・罗宾逊(Kylie Robison)强调,GPT-5 完全符合他此前的宣传,公司通往 AGI 的宏伟目标也一切顺利。“发布初期的舆论氛围确实不好,但现在已经好转了。”

奥特曼坦言。事实上,批评声确实有所减弱 ——OpenAI 近期推出的 AI 视频生成工具惊艳众人,成功转移了公众对 GPT-5 不佳首发表现的关注。但奥特曼核心想传递的是:质疑者终将被证明是错的,AGI 之路仍在正轨上。

批评者认为 GPT-5 标志着 “AI 盛夏” 的落幕,但奥特曼及其团队却宣称,这款模型巩固了 AI 的核心价值 —— 它既是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能替代搜索引擎的信息来源,更是科学家与程序员的高效合作伙伴。

奥特曼表示,已有用户逐渐认可这一点:“有人会惊叹‘天呐,它居然能处理这么重要的物理问题’,也有生物学家说‘它帮我理清了关键难题’。这是 GPT-5 之前的所有模型都做不到的 ——AI 开始助力加速科学新发现的进程。”(不过,OpenAI 并未透露这些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的具体身份)

对于初期反响平淡的原因,OpenAI 团队总结了几点。

首先,自 GPT-4 推出后,公司陆续发布的升级版本(尤其是新增的复杂推理功能)已具备变革性,奥特曼解释道:“从 GPT-4 到 GPT-5 的提升其实比从 GPT-3 到 GPT-4 更大,只是中间我们推出了太多过渡性功能,稀释了用户的感知。” 公司总裁格雷格・布罗克曼(Greg Brockman)也认同:“用户觉得‘没那么惊艳’很正常,因为我们早就逐步展示了新能力。”

其次,OpenAI 称 GPT-5 的优化方向聚焦科研、编码等专业场景,普通用户需要时间才能体会其价值。“大多数人不是物理研究者,”

奥特曼举例,“正如公司研究负责人马克・陈(Mark Chen)所说,除非你本身是数学高手,否则不会在意 GPT-5 在数学奥赛中从去年的前 200 名跃升至前 5 名。”

针对 “GPT-5 证明规模扩张失效” 的质疑,OpenAI 回应称这是误解。与前代模型不同,GPT-5 的核心突破并非来自 “更大数据集 + 更多算力”,而是依靠 “强化学习”—— 即通过专家反馈优化模型。布罗克曼表示,OpenAI 的模型已发展到能自主生成数据、驱动强化学习循环的阶段:“模型较简单时,你会想做更大规模的训练;但当模型足够智能,你更需要从它生成的内容中采样,用它自己的数据来训练。”

显然,GPT-5 的批评让奥特曼团队感到不满,他们对 “规模假设已失效” 的说法难以置信。

事实上,OpenAI 并未放弃大规模扩张 —— 公司正斥资数千亿美元(远超现有资金),在得克萨斯州阿比林等地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布罗克曼指出,在这些 “计算工厂” 投入使用前,现有算力根本不足以支撑下一次技术飞跃:“规模扩张的难度极大,执行起来比造火箭还难 —— 造一个 2 倍大的火箭,难度可能会增加 10 倍。”

当我向奥特曼提及 Marcus 的观点时,他明显面露不悦:“这是个值得认真回答的问题吗?” 我补充说明 “持这种观点的不止 Marcus 一人”,

奥特曼坐直身体回应:“我可以肯定地说,GPT-6 会比 GPT-5 强很多,GPT-7 又会比 GPT-6 强很多。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好的过往记录。”

今年有好几个月,奥特曼都在强调 AGI “即将到来”。但最近,OpenAI 却在引导公众改变认知 ——AGI 不再是一个 “终点”,而是一个 “过程”。这一表述看似合理,实则帮公司摆脱了 “明确期限” 的束缚。布罗克曼解释:“我们之前几乎犯了一个归类错误,把 OpenAI 看作一个有明确截止日期的项目,觉得‘只要造出 AGI 并确保它造福人类,我们的使命就完成了’。现在我们不再这么想。” 他表示,公司的目标更偏向 “持续推进”:“核心 使命是创造持续影响,推动经济向 AI 驱动转型。即便 AGI 是一个里程碑(定义相对清晰,但仍有模糊之处),整个进程也将持续进行指数级发展。”

当我与奥特曼谈及 AGI 时,他认为这类讨论的价值有限,因为人们对 AGI 的定义差异太大。他沿用了常用的采访技巧,反问我们对 AGI 的定义,仿佛这会影响 OpenAI 的判断。

根据 OpenAI 章程,AGI 被定义为 “能在大多数高经济价值工作中超越人类的高度自主系统”。但奥特曼表示,他的看法已超出章程范畴,现在更关注 “科学能力”:“我们能理解‘大部分经济工作由 AI 完成’意味着什么,但‘推动科学进步’对世界的意义更为重大,这个概念太复杂,所以我们很少谈论它。”

在奥特曼看来,GPT-5 只是迈向这一里程碑的 “一小步”:“显然,我不会说 GPT-5 已经能做有意义的科学研究,但它已展现出一丝潜力。我认为到 GPT-6 或 GPT-7 时,这种潜力会更明显。”

尽管布罗克曼称 AGI 的定义 “存在模糊性”,OpenAI 却在大力打造 AGI 的品牌符号。

当时在会议室里,陪奥特曼讨论 AGI 定义的公关人员,笔记本电脑上贴着 “FEEL THE AGI” 的贴纸;公司总部一楼的售卖机里,印有同样标语的 T 恤正在出售;走廊里悬挂的宣传海报,不仅聚焦 AGI 发展路上的关键问题,还解释了 “超级智能”“AI 青春期” 等概念 —— 后者被定义为 “系统从专用 AI 向类人通用智能过渡的阶段,会出现不可预测或笨拙的行为”。

无论 AGI 是 “过程” 还是 “终点”,OpenAI 已与之深度绑定,并且愿意投入数千亿美元,通过规模扩张实现这一目标。

原文:https://www.wired.com/story/sam-altman-says-the-gpt-5-haters-got-it-all-wrong/

来源:史哥讲事爱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