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关店8000家、坑惨加盟商!今狂赚14倍净利,赛百味活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4 21:05 1

摘要:全球关店超8000家,闭店率高达12%,连美国本土都扛不住了,最后干脆95.5亿美元贱卖自己,引得不少人断言:“要完。”

曾经风靡全球的“白人三明治代表”赛百味(Subway),这几年过得相当灰头土脸。

全球关店超8000家,闭店率高达12%,连美国本土都扛不住了,最后干脆95.5亿美元贱卖自己,引得不少人断言:“要完。”

但你以为它垮了?不。至少在中国,它不但没死,还被吃活了。

不仅活得不错,2024年它还干了一件“叛逆”的大事——新增220家直营门店,创下进入中国30年新纪录,净利润同比暴涨14倍,暴赚1.31亿元人民币。

曾经在中国“连便利店都干不过”的赛百味,怎么突然间通了任督二脉?

赛百味曾是全球门店数量第一的快餐品牌,一度甩开肯德基、麦当劳几条街。但它在中国的发展可以用“抽象”两个字概括。

2013年~2023年,在中国主打加盟模式,仅有5家直营门店,全国却开出535家门店。

乍听之下仿佛是要狂卷市场,实际上却是变相甩锅。总部坐等加盟商送钱,全无品控,一句狠话总结就是:“赛百味靠着国际品牌光环忽悠加盟商,加盟商靠偷工减料忽悠消费者。”

你知道2023年前开一家赛百味需要什么条件吗?

投入成本:80万元加盟费;分成机制:13%的抽成+ 37%的强制食材采购;盈利门槛:日销176个三明治才保本。

而外卖日单刚刚90单,还得门店再拉80单,堪称大型劝退现场。

什么做加盟,其实就是变相去打工,而且还得倒贴钱和情绪价值。

变革的转折点,正是赛百味被卖掉之后。

新东家上任,最狠的一招就是——清退全部中国区加盟商,改为直营操作。

原先那530多家加盟门店,直接被回收为直营。

为什么说这在洋快餐品牌中是惊天一跃?你看肯德基、麦当劳哪家不是先开直营,再放加盟?

赛百味则反其道而行,先砍加盟、亲手掌控品控,把消费者的口碑重新拉回来了。这一记“断臂自救”,可以说是复活第一步。

那赛百味到底在哪个市场找到了生机?

答案两个字:轻食。

按照美团外卖的调查数据,仅2018年轻食外卖订单同比增长157.9%,2025年起更是一路高歌,辐射从一线城市到五线城市,全民都在“吃草”。

其中,25~35岁女性群体成为主要消费人群,尤其是一线白领、减脂人群、健身族,把青食吃成了健康的代名词。

你以为大家都想吃火锅麻辣烫?错,现实是:“我要减肥但我又没时间做饭。” 赛百味刚好切中了这种需求空白。

配料可自由DIY、新鲜现做、热量可控、一只手搞定一顿饭,简直是“工具人绿码式饮食”的天选之选。

所以说,它不是好吃,而是刚好,在对的时间,对到了一群想控制体重又不想被食物拖累的人。

但光靠吃草还不够,赛百味这次是真的听话了。

以前,它是个“高冷牌子”:消费者说贵,它不改;说冷,它装没听见;想吃新品,它直接甩一个拉丁风味冷火腿。

如今再看:推出热烤三明治;增设豆浆、鸡翅、咖啡等本地化菜单;引入季度限定菜品,每月都变花样;面包每天门店现烤;连服务时间都紧贴早中餐点,早餐上新也主动跟进。

最狠的是,他家CEO直接上桌吃了一个月三明治当饭吃,通过实验监撑自己对产品的满意度。

这种“亲自吃饭证明有效”的操作,虽然有点土,但背后透露的却是品牌用心回归消费者视角的诚意。

三、砸钱买脸面:请吴磊代言,赛百味玩起了流量

在全国大部分品牌叫苦连天“经济寒冬,没钱打广告”的时候,赛百味请了流量明星“吴磊”代言,还在地铁站、写字楼狂轰滥炸式投放广告,物料铺得满天飞。

这不是低调复活,是摆明了“我回来了”。

而更骚的是,它在社交平台推出各种“买一送一”“会员日套餐”“粉丝解锁免费兑换”等促销战术,从策略到打法,全套扔掉了原来那种“来自优越的美式冷感”,直接跪地拥抱中国用户。

要知道,一个老品牌愿意自降身段去请明星背书,在我看来这几乎就是品牌人格的革命性转折。

今天这个卷得不能再卷的餐饮市场,关店是常态,倒闭是日常。

就拿轻食赛道来说,2024年一年内倒闭轻食品牌超过7000家。

一顿饭要30到60,难吃、不饱、还不便宜,消费者情绪一旦炸裂,再多标签也没用。

而赛百味逆袭的关键就俩字——听话。

听用户的话:从门店口感、份量、价格一一着手——冷?做热的;贵?降到30块以内;吃不饱?多给料打补贴。

听市场的话:不搞“越洋精英式自恋”,紧贴“减肥”、“纯净”、“低负担”的轻食需求,变身“带点健康伪装的快餐代表”。

听时代的话:中国人现在要的不是洋气,而是“刚好”:吃得快、省力、不油腻,有面子不掉分,还不能让我失控增肥。

这,就是它能活过来的底层逻辑。

赛百味虽然短期复活成功,但它也不是无敌体质。

最大痛点依然是饱腹感不足和产品单一性。

而中国消费者一旦新鲜感过了,很容易掉头走人。

所以接下来,赛百味如果能在“场景覆盖”(比如办公室、商圈、社区)和“低价爆品”两个战场持续加码,不排除在北上广深之外的二线城市打开更大局面。

一旦中央厨房和供应链这条底子稳住,再次放开加盟或许是潜在的棋子。届时我们再看这盘局怎么收官。

赛百味在中国起死回生的底层逻辑,其实对所有老品牌,尤其是那些“洋巨头”都敲响了一个钟:别再端着,听人话才有活路。

别拿年代沉淀当底气,你不变,别人就来打你这个“情怀牌价”。

肯德基会卖螺蛳粉,麦当劳卖辣汤,连呷哺都开始送牛杂饭外卖了,再不动,市场会亲手淘汰你。

所以,这不是赛百味活了,而是中国市场把它重新打磨成了一个能共情当代年轻人的品牌。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宇哥商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