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家厨房的调料瓶,香油永远是用得最快的那个。一顿炒青菜,不放香油都像没下锅一样,连做凉拌菜也得滴上几滴她说“这叫点睛之笔”。她自个儿也觉得自己身体底子好,平时血压不高,腰腿也灵活,常说:“吃得香,身子骨才硬朗。”
我认识她十几年了,住在我隔壁的王阿姨,个子不高,走起路来总爱拎着个小布袋,买菜从不讲价,嘴里却常念叨一句:“香油香油,提香又养人。”
她家厨房的调料瓶,香油永远是用得最快的那个。一顿炒青菜,不放香油都像没下锅一样,连做凉拌菜也得滴上几滴她说“这叫点睛之笔”。她自个儿也觉得自己身体底子好,平时血压不高,腰腿也灵活,常说:“吃得香,身子骨才硬朗。”
可前段时间,她突然跟我说她去体检了。检查报告拿到手,医生看看她,又看看报告,眉头皱了起来:“您这个血脂,怎么这样?”她自己也惊了。明明吃得清淡,怎么会高血脂?
那天晚上,她拎着点水果过来找我,说想让我帮她看看报告。我坐下来一翻,第一眼就看到甘油三酯爆了表。接着再看,总胆固醇也高,低密度脂蛋白偏高。
她有点不服气:“我又不吃肥肉,也不吃炸鸡,我就爱那几滴香油。”我没急着说话,先问她平时一顿饭用多少香油,她想了想,说一两勺吧,炒菜一勺,凉拌一勺。有时还觉得菜太干,再滴点。她是真不知道,这几勺香油,早就悄悄在她血管里筑了堤。
香油是好东西,这我从来不否认。芝麻榨出来的油,香、润、养人,老一辈都知道它能“润肠通便”,嘴巴干了喝点香油水,咳嗽了也说滴几滴润润嗓子。可它本质上,依旧是油,还是高油脂的那种。一勺香油,热量大约90千卡,几乎等于一碗白米饭。
王阿姨那天看我边算边说,脸上明显愣住了。她说她那血脂高,是不是因为年纪大了。我摇头。年纪确实是个因素,但不是推卸责任的借口。
她这些年身体没出什么毛病,加上她那点小聪明,总觉得自己比别人懂吃,懂养生,反倒在香油上走了“偏路”。她说她听别人说香油能“降火”,还能“养心脑血管”。我叹了口气,这些话听起来好听,但没一个靠谱出处。保健食品听多了,连厨房里的调料都被包装成灵丹妙药了。
我问她平时是不是炒菜也不放别的油,她笑说哪能呢,菜得先用花生油下锅,再加点香油提味。我心里就算明白了,她不是“香油代替食用油”,她是“食用油+香油双份吃”,这就更不得了了。每天这样吃,哪怕饭量控制得再好,脂肪摄入也超了。
血脂高不是一顿两顿的事,是每天一点点积累。我跟她讲了个我亲戚家的事,我姐夫,比她小几岁,前几年查出脂肪肝,体检报告上写着同样的问题,血脂高。
最开始他不信,说自己吃得也不油腻。后来我们全家盯着他一天吃饭,才发现他煮面条都要放一大勺香油,还喜欢炸花生米当下酒菜。人吃东西习惯了,就容易忽略那些“看不见”的热量和脂肪。王阿姨也点头,说她孙子吃她做的饭老说香,说别的奶奶做不出她这个味儿。
她还挺得意。可我告诉她,香味背后,是血管里默默堆积的脂肪。年轻时身体代谢快,吃点可能没事。但五十岁以后,代谢减慢,肝脏处理脂肪的能力下降,吃进去的油用不完,就只能囤在血管壁上,时间久了,不出毛病才怪。
她问我,那现在怎么办,是不是香油得戒了?我摇头,不用戒,但得“懂着用”。我说她那两勺香油,完全可以减到半勺,用在凉拌菜里就行,炒菜就别再额外放了。香油是冷香型油,加热反而破坏营养,放凉菜更合适。
她听完点点头,还说以后家里那瓶香油得换个小瓶装,省得手一抖倒多了。我后来又带她去复查了一次,三个月后,她照我说的做,香油用得少了,炒菜换成少油炖煮,主食也稍微减了点,血脂就降下来了不少。医生这回没再皱眉,反倒夸她控制得挺好。
她回家后特意炖了一锅冬瓜排骨汤,没放一点油,味道清淡,却特别好喝。她一边喝一边说:“以前我总觉得香油是个宝,现在才知道,宝贝也得看怎么用。”我笑了笑,心里其实挺欣慰的。人过了五十,吃东西就得“讲究点”,不是多吃补,而是少吃错。
香油不是不能吃,而是不能当主角。它该是提味的点缀,不该是每顿饭的灵魂。很多老年人都跟王阿姨一样,习惯用老办法养身体,却不知身体的规则早变了。年轻时能抗,年纪大了,身体的“账本”就得精打细算。
我后来在社区讲课时,也把王阿姨的例子拿出来讲,大家一听都说:“她不就是我妈那样吗?”我们这代人,眼看着上个年代的饮食习惯延续下来,却没跟着生活变化做调整。
我娘自己也爱放香油,小时候她做凉拌黄瓜,总是滴两圈香油,味道一出,整个屋子都香得咽口水。我也学她做过,可后来我查出高血脂后,再做这道菜,我就学会了用熟芝麻和一点点香油,香气还在,油量却省了快一半。很多时候,健康不是不吃,而是换种方式吃。
王阿姨现在也成了“传播者”,她逢人就说:“香油不能放多,不然血脂飙得吓人。”她儿媳妇听了都笑,说她变成“健康老顽童”了。我听着也乐,其实只要愿意改,年纪从来不是问题。
回头看看她的体检报告,三个月前和三个月后,数字变化不大,但意义却完全不同。那是她改变的证明,也是她对家人负责的态度。
我从事健康顾问这行二十年,看得多了,知道一个人肯主动调整饮食,不是因为听谁说“要健康”,而是她真感受到了身体的提醒,知道自己是时候“收一收”了。王阿姨就是这样,她不是怕病,而是怕拖累家人。这种心思,比吃什么都值钱。
香油还是那个香油,只是她用的方式,变得更聪明了些。她现在做菜少油少盐,味道还是好,孙子照样吃得香,她说这才是“真本事”。我笑着说,您这体检报告要是能挂墙上,我都想给您颁个“饮食调整优秀奖”。
人老了,不是不能吃香,只是要吃得更有章法。香油一滴两滴无妨,怕的是不知不觉地多了,身体负担也就重了。想吃得好,也得吃得巧,这才是我们这个年纪的智慧所在。
参考文献:
1.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20年修订版).
3. 卫生健康委员会.中老年健康饮食建议手册.2021年出版.
4.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老年人合理膳食与慢病管理.科学出版社.
5.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食用油摄入与健康风险评估报告.
来源:胡护师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