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短视频里,120亿次播放把月亮玩成了滤镜;微信里,9块9的AR贺卡能蹦出一只会背唐诗的兔子。
“中秋快乐”四个字,今年有点难发。
短视频里,120亿次播放把月亮玩成了滤镜;微信里,9块9的AR贺卡能蹦出一只会背唐诗的兔子。
手指悬在屏幕上方,突然心虚:复制粘贴,是不是太敷衍?
自己写,又怕土。
别急,数据把答案都摆出来了。
00后平均一条祝福只给12个字,却肯配3个表情包。
最受欢迎的是“宇航员赏月”——兔子穿着太空服飘在月饼旁边,又皮又应景。
图一丢,再跟一句“月亮今晚加班,咱俩先嗨”,比长篇大论多拿32%的回复率。
想走心,又不想长篇大论,心理学家给的“3F口诀”直接抄:
Family,Future,Feeling。
给爸妈:“月光守着咱家阳台,也守你们健康,明年我带对象回来吃蟹。
”
给同事:“祝你KPI像满月,一年比一年圆,加班记得抬头看看天。
”
三行结束,情绪到位,比60秒语音省流量,还不会被转发到群里公开处刑。
外国客户怎么办?
“团圆”别用,人家听着像强制聚餐。
换成“共享明月光辉”,再补一句“感谢今年一起追光”,既中性又带感。
想再高级,把月饼换成“诗词盲盒”。
北京鼓楼那家小店,30块月饼配30句诗,咬一口就能背出“此时相望不相闻”。
拍照发圈,文化值+1,点赞数+50,比晒星巴克月亮杯小众多了。
实在懒得动,也有懒人方案:
打开相机,用长焦把月亮框进楼缝,高度角30度时最圆。
咔嚓一声,随手加行字——
“今晚的月亮替我上班,我负责想你。
”
发送,关机,去撸串。
祝福这东西,真诚是底味,套路只是葱花。
明年可能轮到元宇宙赏月,数字分身排队在虚拟广寒宫打卡。
技术再花哨,也抵不过有人回你一句:
“月亮很亮,亮不过你这句。
”
屏幕那头的你,准备发哪一款?
来源:热情的鲸鱼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