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一条条看下来,忍不住笑了,还喊老头儿:“你过来听听,这说的不就是咱俩吗?”
今天刷手机,看到一句话:
“不论和谁相处,你越是这样做,对方越会尊重你。”
我一条条看下来,忍不住笑了,还喊老头儿:“你过来听听,这说的不就是咱俩吗?”
1. 坦荡说话,不藏不躲
2. 会听,但不盲从
3. 谢不吝啬,不也干脆
4. 不传是非,不玩双面
5. 对自己好,对别人宽
他戴着老花镜走过来,站我身后,一条条看完,也笑了:“怪不得咱俩吵了半辈子,也没散。”
是啊,结婚三十年了。
从北方到南方,从工厂流水线上的打工仔、打工妹,挤在城中村的小单间里吃泡面,到如今在这座城市有了自己的房、买了车,站稳了脚跟。
没靠谁,就靠两个人手拉手,一步步走出来的。
没大富大贵,也没大风大浪,可回头一看——
原来我们一直没变的,是这几点。
第一,有话当面说,不当“闷葫芦”。
我俩有个习惯:有事当面说,不憋着,也不翻旧账。
谁心情不好,就直接说:“我今天特别累,不想说话。”
对方就回一句:“那你歇会儿,饭我来热。”
我们不是不吵架,可吵完就拉倒,从不冷战。
他要是哪句话说得难听,我立马回:“你这话伤人,我不爱听。”
他也不犟,点点头:“行,我改。”
我说错了,他也直接说:“你这话说得不对。”
我不服,他就讲理,讲到我服为止。
不猜心思,不玩情绪,你坦诚,我就接住。
久而久之,家里没有“突然爆发”,只有“慢慢消化”。
三十年了,我们从不当面笑嘻嘻,背后生闷气。
话讲开了,心就亮了。
第二,听得进,也站得住。
他说话,我会放下手机认真听;我说话,他也从不打断。
但不代表我什么都听他的。
比如前几年的时候,我决定换工作,他一开始担心收入不稳,但我说了我的规划,他想了想,说:“行,我支持你,但累了记得说。”
尊重不是顺从,是“我懂你,但我也有我的想法”。
这样的婚姻,才有平等,才有底气。
他爱看新闻,我爱听戏曲,谁也不强求谁喜欢。
但他会坐我旁边,听我讲《穆桂英挂帅》,我说到动情处,他还跟着点头;
我也会陪他看《新闻联播》,听到他感慨“这政策好”,我就说:“是啊,咱退休金又涨了。”
听,是尊重;不盲从,是独立。
我们是夫妻,不是影子,谁也不该活成对方的附庸。
第三,“谢谢”说得出口,“不”也说得干脆。
很多人觉得老夫老妻,说“谢谢”太外道。
可我们不这么想。
我俩最常说的三个字,不是“我爱你”,是——“谢谢你”。
他帮我把重物搬上柜子,我说:“谢谢你,老头儿。”
我熬了他爱喝的绿豆汤,他端着碗说:“辛苦了,老婆子。”
这些话,三十年没断过。
还有那个“不”字,我们也敢说。
他让我去跳广场舞,我说“不去”,他就说:“行,那你在家写你的头条。”
我让他别抽烟,他不听,我就说:“你不为我,也得为孩子想想。”
他犹豫半天,真戒了。
小事不觉得“应该”,大事更不会“理所当然”。
还有那个“不”字,我们也敢说。
谁累了就说“今晚我不想”,对方从不勉强。
边界清晰,反而更亲密。
不是谁听谁的,是彼此尊重,又彼此成全。
第四,不背后嚼舌根,也不当“两面人”。
我们从不在外人面前说对方坏话。
朋友问“你老公怎么样”,我从不说“他也就那样”,而是:“他挺靠谱的。”
他也是,亲戚开玩笑说“老婆管得严”,他笑着回:“她管得好,我才不乱来。”
你在外面怎么说我,决定了我愿不愿意为你拼命。
我们不在背后拆台,反而常常“互相抬轿”。
这样的夫妻,才经得起岁月。
第五,对自己好,对对方宽。
我俩都有自己的生活。
我报了瑜伽班,他去打篮球;我玩头条,他学摄影。
谁也不要求对方“围着家转”。
但回到家,又都能放下自我,好好吃饭,好好聊天。
谁也不拦谁,谁也不拖谁后腿。
但只要对方需要,立马就回来。
不捆绑,不消耗,反而更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刻。
自由,是婚姻给的底气;
陪伴,是岁月给的温柔。
说实话,很多人觉得:
结婚久了,不吵架就是好婚姻。
可我觉得,真正好的婚姻,不是“没声音”,而是“有回应”。
你说话,有人听;
你累,有人接;
你有想法,有人支持;
你有底线,有人尊重。
我们从不觉得对方是“自己人”就可以随便,
反而因为是“自己人”,才更用心对待。
你看,幸福从来不是撞大运,而是日常里一点一滴的“认真相处”。
所以姐妹们,别羡慕别人的甜言蜜语,
真正的长久,藏在那些——
“谢谢你”“我听你说”“你先休息”“我来吧”的小事里。
婚姻不是爱情的终点,而是尊重和默契的开始。
愿我们都能在烟火日子里,
把日子过成想要的模样——
不吵不闹,相看两不厌;
彼此独立,又彼此依靠。
这才是,最踏实的幸福。
——一个和老伴儿牵着手,走过30年风雨的普通女人
来源:闲情偶记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