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性底层最深沉、最原始的冲动——我们害怕被遗忘,我们渴望不朽,
始皇帝一统六国,站在权力之巅,
他想做的第一件事,是派徐福远渡重洋,
去寻找那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
这后来似乎成了一个无法打破的“魔咒”。
唐太宗李世民,一代明君,开创贞观之治,
晚年却也禁不住诱惑,磕了番僧进献的丹药;
宋徽宗自号“道君皇帝”,醉心斋醮,
长生的念头自不必说;
明朝嘉靖帝二十多年不上朝,
躲在西苑炼得身形似鹤;
清朝的雍正帝,这位以勤政著称的铁腕君主,
最终也倒在了方士的金石丹药之下。
我们总以为,是极致的权力,
催生了他们想要永续这种权力的贪念。
可当我们把目光从帝王将相的身上移开,
会发现,这种对“永恒”的追寻,
其实深植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血脉深处。
文人墨客,没有皇权,但也有着更敏感的灵魂。
他们同样在用自己的方式,叩问着永恒的大门。
诗仙李白,他不仅在诗中遨游天地,“欲上青天揽明月”,
更在现实中潜心修道,“琴心三叠道初成”,
修炼那能让精神超越形骸的《黄庭内景经》。
晚唐的李商隐,一生情路坎坷,仕途多舛。
他在无数个寂静的夜晚,
写下“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诗句。
那与其说是对嫦娥的咏叹,
不如说是对自己孤独求索、渴望精神不朽的写照。
宋代的苏东坡,被一贬再贬,
肉身在烟瘴之地辗转流离。
可他的精神,却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中,
达到了永恒。
当人类终于意识到肉体的永生终究是虚妄时,
便不约而同地,
开始了另一场更伟大的远征——追求精神的永恒。
如果说,修道是少数人的孤独求索,
那么对于更广大的世间人而言,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
不自觉地追求着另一种意义上的永生。
这种永生,名叫“艺术”。
自有艺术以来,中国的文人风骨,
便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汗青”,就是历史的书卷,
是能让一个人的精神、气节、功业,穿越千年而不朽的载体。
而艺术家们,则拥有更神奇的魔法。
他们能将这世间最易逝、最珍贵的东西——人的情感、容颜、情志,
从时间的长河中精准地打捞出来,封印在作品里。
那一瞬,便是永恒。
以前穿越小说流行之时,
我也想象过自己穿越后要做的事。
当时想到,如果我能穿越回唐朝,
我一定要倾尽所有,好好请李白喝顿酒。
因为只要能留在他的诗里,
哪怕只是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我这个叫“汪伦”的普通人,
就从此与李白的诗名一道,获得了永生。
如果我能穿越回宋朝,我一定要和苏轼把酒唱和。
即使乌台诗案爆发,也要不离不弃地支持他。
因为他或许会在某个失眠的夜晚,
拉着我到承天寺去散步,然后写下那句:“怀民亦未寝。”
于是,我这个叫“张怀民”的朋友,
就和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的月色一起,
被后世千千万万的学子诵读,如昨夜星辰。
如果我能穿越回明朝,我一定要找到冯梦龙,
把我知道的所有故事都说给他听。
只为能在他的“三言二拍”里,讨得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
在市井的悲欢离合中,活过一个又一个时代。
如果我能穿越回清末民初,
自然要去找教员,
只要跟着走下去,
也能见见“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看看“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即使牺牲了,也必定能够青史留名,
记载在共和国的开国篇章上。
我们都在渴望“被记住”。
这种渴望,或许就是我们凡人最朴素的“长生梦”。
那么,在当代呢?
前几十年,最强大的“造梦机器”,无疑是电影。
一个厉害的导演,能用光影作画,
将男女演员最巅峰、最美丽的瞬间,永远地定格下来。
比如港片时代中,
林青霞的东方不败、王祖贤的聂小倩、张国荣的程蝶衣……这些荧幕形象,
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获得了永恒。
他们不会老去,不会消逝,
永远活在一代又一代观众的记忆里。
所以我们也能看到,无数人,
飞蛾扑火般地扑向那些顶级的艺术家、导演、明星。
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
无论是心理上的崇拜,还是生理上的“奉献”,
其潜意识的底层驱动力,都是在向往着永恒。
他们渴望,能借着这些“造梦者”的光,
让自己的名字、自己的故事、甚至自己的身体,
也能被记录下来,成为那不朽画卷中的一笔。
不从道德审判的角度看,只从人性角度看,
人性底层最深沉、最原始的冲动——我们害怕被遗忘,我们渴望不朽,
驱使着一些人做出类似于后世看不懂的“寻访仙丹”之事。
而到了当下,短视频的兴起,
让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主角。
人人都可以记录自己美好的瞬间,
不再需要供着那些把控着审美权和话语权的“老登”,
普通人也能成为明星,有着自己最闪亮的时刻。
这些光影片段,何尝不是大家追寻着永恒之光而留下来的呢?
从始皇帝的寻仙访药,到我们今天为一张能流传下去的照片或视频而精心打扮,
这中间跨越了两千多年的时光,但那份对“永恒”的向往,从未改变。
我们或许终将归于尘土,但我们依然会用尽一生,
去爱,去创造,去讲述。
只为在这短暂的生命里,留下一点点能够对抗时间的痕迹。
那或许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故事,
一个被爱人深情凝望的眼神。
在那一刻,我们都曾不朽。
来源:渊海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