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头天,俺村的“保留节目”上新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5 08:58 1

摘要:蓝天刚泛起橘粉,三轮车“突突”钻进玉米地,车斗里刚掰的玉米还挂着晨露——这画面要是搁网上,配文准是“10月1日保留节目”。可咱村人心里门儿清:这保留节目,从来不是演给别人看的风景,是刻在节气里的老黄历。

蓝天刚泛起橘粉,三轮车“突突”钻进玉米地,车斗里刚掰的玉米还挂着晨露——这画面要是搁网上,配文准是“10月1日保留节目”。可咱村人心里门儿清:这保留节目,从来不是演给别人看的风景,是刻在节气里的老黄历。

玉米秆比人还高,宽叶子扫得胳膊生痒。老张头抹了把汗,冲镜头乐:“这茬玉米喝足了秋露,粒儿能顶往年两个!”他指的“秋露”,是本地特有的夜雾,每年9月底准时来,专给玉米裹糖霜——这门道,农科院的论文里怕是也找不着,全凭祖辈传下来的手把手指教。

车斗里的玉米秆秆直,是“公玉米”;歪脖的是“母”,得单放。这规矩看似琐碎,实则暗藏生计:公玉米淀粉多,留着做饲料;母玉米出粉率高,等国庆走亲戚,能换回半袋面粉。农民的精打细算,比超市的购物清单还门儿清。

国庆当天,村口的大喇叭准播报:“上午升国旗,下午玉米晾晒大赛。”别笑,这比赛可比城里的马拉松实在:评委拿尺子量玉米堆的厚度,用湿度计测水分,优胜者奖一袋化肥。去年老李家凭“玉米金字塔”拿了第一,今年早早备了竹竿,就等晒秋时把玉米垛成国旗色。

傍晚,炊烟裹着玉米粥的甜香漫开。电视里放着阅兵式,院里支着晾玉米的架子,孩子们举着国旗在玉米堆里钻来钻去。老支书端着碗粥念叨:“俺们这保留节目,看的是地里的收成,盼的是国家的收成——粮食满仓,国旗才能更红。”

三轮车又发动了,车灯刺破暮色。明天的保留节目,兴许是收大豆,或是晒花生。农民的国庆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车轮碾过土路的印记,和玉米粒在阳光下泛起的金光——这光,照在田埂上,也照在每个为生活奔忙的人心里。

来源:刘家 老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