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国时期,书信交流,也是最为常见的交流形式,尤其是民国风流人物的书信,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而且也有着艺术价值,诸如下面的这封信,这是蒋中正写给宋庆龄的一封信,不知道你可曾见过?绝对是一种震撼的存在,在书写风格上,也是有着明显的不同,相信,你看到后,也会
蒋中正写给宋庆龄的信您见过吗?字字谨慎!中规中矩!超乎想象!
民国时期,书信交流,也是最为常见的交流形式,尤其是民国风流人物的书信,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而且也有着艺术价值,诸如下面的这封信,这是蒋中正写给宋庆龄的一封信,不知道你可曾见过?绝对是一种震撼的存在,在书写风格上,也是有着明显的不同,相信,你看到后,也会被深深地震撼到的,尤其是对于那些经常研究民国历史的朋友来说,这绝对是一种参考资料,下面就让我们一同以书法的角度,一同来欣赏一番吧。
从这封信中,我们能够看到,没曾想,蒋中正的楷书竟然有着如此之大的变化,让人感到意外,同时,也充满说明了一个问题,书写,也会因人,因事,而发生不同,而这封信的字迹,其变化,让人很是惊讶,不是吗?
在我们的印象中,蒋中正的楷书,不仅造型上表现出一种非常高大的境界感,而且还会表现出一种瘦高挑的状态,这种印象,对于很多朋友来说,都是根深蒂固的,而这里的字迹,很明显,都变得方扁多了,甚至有的字迹,已经变成了这种宽博的状态,这种变化,也足以看出,蒋中正的书法,也是多变的,也可以看出,其情绪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
在这封信中,最大的变化,还是在笔法的表现上,对于曾经欣赏过蒋中正书法的朋友来说,一定有这样的印象,不仅造型上高大,而且还是一种笔笔见方的状态,将欧阳询的这种方峻的笔法,得到了最为完美的表现,同时,还有所加强,而这封信的字迹,却不是这样,不见了这种方笔的现象,而且主流就是圆笔,反而多一些圆浑的状态感,是不是非常新鲜呢?
不仅如此,我们也发现了这样的一个特点,对于有这种长撇大捺的字迹,都采用了这种舒展的形式,撇捺之笔都是舒展的状态,并且,在收笔位置上,基本上是平齐的,是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的,这种书写的形式,让人耳目一新,也完全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这封信,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在整体布局上,无论是字距,还是行距,都是非常舒朗的,这种排布方式,你还别说,还是比较新鲜的,从这种布局上,就可以看出,他对书法不仅有着独到的见解,而且还是有着深入的研究的。
这封信的字迹上,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对横轻竖重特点的应用,是比较到位的,从这一点上看,他对古法的应用了解,都是比较到位的,至少有着精准的掌握,看来,书法对每一位都是有着影响的。
从这封信上,我们也能够受到一些启发,对于书法,尤其是传统书法,是我们的精华文化,应该值得每一位去尊重,去推崇,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去发扬光大的,不是吗?
或许,你也有自己的一番心得体会,或者是启示,可以分享出来,一同交流,一同探讨,期待你能够分享更多的更加优质的内容,一同为弘扬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在此,也期待你能够借助于这样的平台,结交到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为进一步弘扬书法文化,做出自己的努力。
你的认可和点赞,就是笔者前行的方向和动力,也期待你能够一如既往地关注笔者,通过实际行动支持笔者,在此,表现深深的感谢!
来源:小白聊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