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不愿意上学?一提到学习就产生浓浓的厌学情绪,整天就知道玩手机、玩游戏。其实不是他们堕落了或者学习压力太大,而是他们厌恶学校这个环境,因为在那里他们无法真正做自己,他们被剥夺了巨大的自主空间和选择权利。
孩子如果厌学躺平,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智慧"!
中国心理学传播年度风云人物,诺丁汉大学心理学硕士雨老师。
一个孩子如果厌学躺平,那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具有智慧的。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他们在自我保护,他们在用消极的方式捍卫自己的生命力。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不愿意上学?一提到学习就产生浓浓的厌学情绪,整天就知道玩手机、玩游戏。其实不是他们堕落了或者学习压力太大,而是他们厌恶学校这个环境,因为在那里他们无法真正做自己,他们被剥夺了巨大的自主空间和选择权利。
比如很多父母因为自己很焦虑就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特长班,表面上确实是在为孩子好,但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没有问过孩子的意愿。孩子不愿意就觉得孩子懒惰,然后强迫孩子,这就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空间越来越小,也越来越窒息。
孩子在家里无法做自己,到了学校更是如此,什么时候喝水,什么时候上厕所,什么时候必须要写完作业,全被规定的死死的。在这种高度他主的环境里,孩子作为一个人的基本需求和感受不断被否定,他们就会逐渐内化一种观念:我的想法不重要,我的感受不值得被尊重,他的生命力就会被严重压抑。
而当一个人的生命力被长期压抑,最直接的反应就是自我封闭。所以孩子为什么厌学,为什么抑郁,为什么厌恶老师、同学、父母,归根结底是他们被剥夺了自主选择的能力。
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破局?首先适当给孩子松绑。很多父母为什么会剥夺孩子的自主权?深层原因是他们不相信孩子具备自主向上的生命力,他们觉得自己不管孩子,孩子就会无法无天。
但根据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来看,当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出于自愿的,有选择的,能够体现个人意愿时,孩子会爆发出强大的内在动机。所以父母要学会给孩子松绑,从小事开始归还孩子自主权。
比如孩子放学回来不是直接命令他现在必须做数学作业,而是问你想先完成数学作业还是语文作文,晚饭后做还是休息半小时后做,这样就能极大地解决问题。归还给孩子自主选择权,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学会共情孩子。当孩子在学校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比方说孩子因为上课喝水被老师责骂了,但孩子觉得这种行为很愚蠢,他回家跟你吐槽了,那你一定要及时跟孩子共情。
很多家长因为尊重老师就把老师的话奉为圣旨,但事实上作为孩子的父母,当孩子用自己的感觉对学校的行为做出了一个符合自己感受的判断时,我们要做的就是鼓励孩子,因为这说明你的孩子是聪明的、有智慧的,他们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这个时候父母的接纳对他们来说就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他是被接纳的,那他就不需要再去封闭自己的感受,把自己关起来,而是会和你一起吐槽、发泄自己的感受。当他们发泄完了,他们就不会再继续厌恶老师、厌恶学校,也不会厌恶父母和自己了。
只有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一个人的时候,他才会把自己封闭起来,因为他要保护自己。而当父母跟他站在一起时,他内心就有了力量,就能重新找回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因而他的生命力也能得以健康的舒展。
来源:潇洒麻酱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