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榕江水穿城而过,历经两千年岁月洗礼的古城揭阳在时光的浸润中沉淀底蕴。这座位于粤东潮汕平原的城市,作为潮汕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如同榕江水浇灌出的千年古榕,扎根于深厚的潮汕文化沃土,又在时代浪潮中长出新芽。
揭阳民间武术氛围浓厚
策划:林如敏 朱帆
统筹:周方平 赖书香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郝浩宇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柳诚
榕江水穿城而过,历经两千年岁月洗礼的古城揭阳在时光的浸润中沉淀底蕴。这座位于粤东潮汕平原的城市,作为潮汕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如同榕江水浇灌出的千年古榕,扎根于深厚的潮汕文化沃土,又在时代浪潮中长出新芽。
悠久的历史和繁荣的商业贸易赋予了揭阳绚丽且厚重的底蕴,传统武术成为揭阳众多文化遗产中最亮眼的明珠之一。这座“活力古城”有着尚武的传统,发源于此的南枝拳苍劲有力,能攻善守,如同揭阳人既有韧劲,又懂包容的性格。
在揭阳古城的宗庙祠堂,上至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下至天真烂漫的顽童稚子,都能在急促的鼓点中舞出几拳。在这座被称为“武术之乡”的城市里,武术已不是孤立的技巧,而是融入生活的文化,是刚柔并济的处世之道。
榕水育英豪,武韵传千年。揭阳历史上武术名人辈出,曾有武状元林德镛,还有武进士23人、武举人77人,是名副其实的武术之乡。据揭阳市武术协会会长黄烈楷介绍,揭阳的习武传统已有近千年,是全国习武历史最悠久、民间基础最好的地方之一。得益于潮汕地区商贸往来与移民文化,南北武技在此交融共生。清朝中叶以来,揭阳成为南派武术传播的重要阵地,众多拳种在此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其中,由陈南枝宗师所创的南枝拳尤为耀眼,以其结构紧凑、劲力刚猛、手法丰富的特点威震岭南,2009年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还有普宁李家教拳、揭西朱家教拳。
今日的揭阳,武术精神已融入城市血脉。揭阳武术正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实战价值,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它不仅是揭阳的文化名片,更是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精神桥梁。
来源:羊城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