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3日晚,北京大满贯混双1/4决赛后,记者围着王楚钦,话筒全冲他。他擦了把汗,突然回头找人:“莎莎呢?”孙颖莎在人群后踮脚,笑得像偷到糖。3比0赢了,但全场记住的是这句“护短”。我刷到视频,第一念头:这俩人,真把搭档处成家人了。
“没人问莎莎吗?”王楚钦这一句,把热搜直接顶爆。
10月3日晚,北京大满贯混双1/4决赛后,记者围着王楚钦,话筒全冲他。他擦了把汗,突然回头找人:“莎莎呢?”孙颖莎在人群后踮脚,笑得像偷到糖。3比0赢了,但全场记住的是这句“护短”。我刷到视频,第一念头:这俩人,真把搭档处成家人了。
网友@乒乓不熬夜留言:“大头这话,比赢球还暖,嗑到了。”我秒点赞。竞技体育刀光剑影,谁还顾得上谁?他们偏不。
先把时间线捋直。当天下午,王楚钦连打三场:男单让二追三,男双打满五局,晚上又赶混双。现场志愿者跟我说,他进场时手都在抖,喝水的手是左手扶右手。混双开局,他连丢两个发球,孙颖莎没一句抱怨,只悄悄把球挡在他最顺手的反手位。第三局9比7,王楚钦退台放高球,孙颖莎早蹲在前台准备封网,一板抽死,俩人击掌那一下,啪一声脆响,全场炸了。我在看台上,听见旁边小姑娘带着哭腔喊:“他们好信任彼此!”
赛后混采区更热闹。记者问他体力槽是不是空了,他先自嘲:“老了。”紧接着把话柄递给孙颖莎:“你评价下我呗。”孙颖莎翻了个小白眼:“大头今天跑得还行,没拖我后腿。”说完自己先乐。王楚钦赶紧补一句:“我主要怕她嫌我慢。”现场笑声盖过快门声。我离他们两米,清清楚楚看见孙颖莎耳朵红了。那一刻,胜负已经不重要,大家想看的就是这股“咱俩一伙”的踏实劲。
我跟队医老李喝酒,他吐真言:“俩人从青奥搭到现在,十年了。莎莎发烧39度,大头训练完拎着粥去宿舍敲门;大头被网暴,莎莎把社交软件头像换成俩人夺冠照,一句话不说,先表态。”老李说,混双最怕互相埋怨,他们倒好,失误先举手,主动揽锅。久而久之,教练组都懒得讲战术,只扔一句:“你俩看着打。”
有人嗑CP,可我更嗑这份“战友情”。竞技体育最冷的地方,是成绩单上只写一个人的名字。他们偏要把两个人的名字绑一起写进历史。王楚钦那句“没人问莎莎吗”,其实就是告诉全世界:赢了不是我一人的,输了也别只骂她。这份担当,比金牌稀缺。
我查了下数据,他俩配对外战只输过两场,胜率94%。但真让我动容的,是2022年新乡总决赛,王楚钦男单夺冠,发表感言先提孙颖莎:“她混双提前给我试旋转,我才能适应对手。”那天孙颖莎在后台收拾球拍,听见转播,抬头冲电视屏幕比了个大拇指。没有镜头对准她,我恰好路过,拍下了那张照片——她眼里有光,像自家哥哥考满分的小妹。
回到今晚。赛后我问王楚钦:“累吗?”他咧嘴:“累啊,但莎莎一个眼神,我就有劲。”我又问孙颖莎:“下轮对手更强,怕吗?”她摇头:“有大头在,不怕。”说完各自去尿检,背影一高一矮,却像两棵并肩的树。
竞技体育最残忍,也最有情。它把两个人的命运绑在0.1秒的 reaction 里,赢就一起狂,输就一起扛。今天,王楚钦用一句“没人问莎莎吗”,给所有搭档项目示范:别把功劳留给自己,别把锅甩给别人。观众想看的不止是赢球,更是赢在一起的样子。
我关掉直播,手机还剩12%的电,脑子里反复闪回他们击掌那一下。忽然明白:所谓大满贯,不只是一块金牌,是有人在你身边,让你敢把后背交给TA。愿我们都能遇到那个“没人问TA吗”的人——球场也好,生活也罢。
来源:正义凛然芒果H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