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读过爱尔兰的短篇小说大师威廉·特雷弗那部精彩的短篇小说合集《被困住的人》,我就去网上查了一下。让我意外的是,特雷弗除了16部短篇小说集,还有29部长篇小说。如果是这样,那“爱尔兰的契诃夫”的美誉就太容易导致误解了,就好像特雷弗的长篇小说可以忽略不计。
读过爱尔兰的短篇小说大师威廉·特雷弗那部精彩的短篇小说合集《被困住的人》,我就去网上查了一下。让我意外的是,特雷弗除了16部短篇小说集,还有29部长篇小说。如果是这样,那“爱尔兰的契诃夫”的美誉就太容易导致误解了,就好像特雷弗的长篇小说可以忽略不计。
正好手边有今年刚出的《阅读屠格涅夫》,收了威廉·特雷弗的两部小长篇:《阅读屠格涅夫》和《翁布里亚之家》,于是我就先读了前者。读完我就得出了结论,特雷弗在长篇小说上同样是大师级的——尽管我只看了其长篇小说的二十九分之一。在《阅读屠格涅夫》里,他所展现的精湛技艺、富有层次感的严谨结构、独特的视角与令人震惊的深度,不仅绝不输于其最好的短篇小说,还让人有别开天地之感。
这部作品写的是,玛丽·露易丝因只简单考虑了物质条件就嫁给了开布料店的埃尔默,结果夫妻关系有名无实,她还要忍受两位大姑姐的欺负。后来偶然重逢的表弟罗伯特,成了她唯一的心灵慰藉。体弱多病的罗伯特在郊外过着孤独封闭的生活,除了读几本屠格涅夫的小说,摆弄父亲遗留的那些士兵小人偶,在荒野里望风景和飞鸟之外,别无所好。等到他们刚确认相爱,罗伯特就突然病故。爱与死的刺激,让露易丝陷入严重自闭,后被送进精神病人疗养院。在那里,她读屠格涅夫的小说,写日记,在想象中继续着恋情。多年以后,埃尔默接她出院,她提出死后要与表弟合葬,因为他们彼此相爱。深爱与想象,让她独自度过了漫长而煎熬的后半生。
精神病人疗养院和日常世界,生成了此书的两条交错延伸的线索。而露易丝,这个“被困住的人”,无论在哪条线索中其实都只活在自己的那个爱的世界里。原本困住她的小镇、小农场和有名无实的婚姻以及精神病人疗养院,都无法打破她的那个世界。想象中的深爱,似乎已足以让她坚持活到整个外在世界的瓦解。
只是这样一场发生在那个难有故事的小地方的闪电般的爱情,特雷弗就写出了一部凄婉动人的杰作。他精准地抓住了一个关键点:即使在那些极其普通平凡的小人物的世界里,仍然潜伏着异常敏感、情如地火的灵魂,尽管它们早早就被狭隘的生活环境所禁锢,却仍然保有令生命力瞬间爆发的可能,需要的只是绝望中的某个触发的契机。露易丝和表弟就有着这样的灵魂,而这部小说里最为华彩的乐章,正是来自他们那既短暂又漫长的灵魂之爱。那个边缘世界闭塞而又荒芜,人们在精神上庸俗而又贫乏,可是,当露易丝与表弟的灵魂被爱火点燃,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场永恒焰火般的生命奇迹。
威廉·特雷弗
正因如此,露易丝才会笃信汉娜嬷嬷那段智者之言:
“一个人的生命不是循规有序的,生命在所有地方流动运行,在时间中进进出出。当下几乎无形,未来也不存在。只有爱情,在一个人生命的点点滴滴之中,才是至关重要的。”
来源:羚羊挂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