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种大白菜的朋友都知道,一到夏末秋初雨水多的时候,心里就发慌。不是怕雨水把菜淹了,是怕病害找上门——好好的白菜叶突然变样,没几天就枯了,之前翻地、播种、浇水的功夫全白搭。今天就跟大家说清楚,雨水天里,大白菜最容易得的两种病,怎么认、怎么防、怎么治,照着做,才能保
雨水一多,大白菜就怕这两种病!不防好,忙活两月全白费
种大白菜的朋友都知道,一到夏末秋初雨水多的时候,心里就发慌。不是怕雨水把菜淹了,是怕病害找上门——好好的白菜叶突然变样,没几天就枯了,之前翻地、播种、浇水的功夫全白搭。今天就跟大家说清楚,雨水天里,大白菜最容易得的两种病,怎么认、怎么防、怎么治,照着做,才能保住自己种的白菜。
先说说第一种病,很多菜农都见过,叫霜霉病。怎么认呢?刚开始的时候,白菜叶子上会出一些小黄点,比指甲盖小,慢慢这些小黄点会变大,变成多角形的斑,颜色也变深,成黄褐色。要是再下雨,或者早上有露水,翻过来看看病叶背面,会有一层白霉,用手摸一下还会掉粉。这时候要是不管,病斑会连成片,叶子就会枯掉,严重的话,从外叶到内叶全烂,这棵白菜就没法要了。
为啥雨水多就容易得霜霉病?因为这病的病菌就喜欢湿乎乎的环境。雨水落在白菜叶上,要是地里不透气,叶子上的水半天干不了,病菌就会粘在叶子上,慢慢钻进叶子里。而且雨水还会把病菌冲到旁边的白菜上,一棵染病,周围几棵很快就会跟着出问题。
要防霜霉病,得提前做准备。选白菜种的时候,就挑包装上写着“抗霜霉病”的品种,比普通品种耐病性强很多。种的时候,别种太密,每棵之间留够距离,比如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这样叶子之间能通风,雨水落在叶子上也能快点干。另外,地里一定要提前挖好排水沟,下雨的时候能及时把水排出去,别让根部泡在水里。
要是发现有白菜得了霜霉病,别等,赶紧治。先把有病的叶子拔下来,带出菜地扔掉,别扔在地里,不然病菌还会扩散。然后选专门治霜霉病的药,比如霜脲氰、烯酰吗啉,按照药瓶上的说明书兑水量,对着白菜的叶子正面、背面都喷到。一般隔5天喷一次,连喷2-3次,就能控制住。
再说说第二种病,比霜霉病更隐蔽点,叫软腐病。这病刚开始不容易发现,因为先从白菜的根部或者菜心开始烂。怎么认呢?要是看到白菜外层的叶子突然耷拉下来,用手一摸,叶子基部是软的,还会有一股臭味,那就是得了软腐病。有的时候,菜心会从里面烂开,外面看着好好的,一掰才发现里面都发黏了,根本没法吃。
软腐病跟雨水的关系也很大。雨水多的时候,地里积水,白菜的根部容易被泡坏,病菌就会从根部的伤口钻进菜里。另外,下雨的时候,虫子也多,比如菜青虫、蚜虫,它们咬过白菜后会留下伤口,病菌也会顺着伤口进去。
防软腐病,首先还是排积水,这是最关键的。其次,要注意防虫子,发现菜上有虫子,及时用菊酯类的药喷,别让虫子咬出伤口。种白菜的时候,也别把土埋得太深,菜心别贴着地面,不然下雨的时候,雨水容易积在菜心里,诱发软腐病。
要是发现软腐病,处理起来要快。把整棵病白菜拔出来,连根部的土一起挖走,扔远一点。然后在原来种病白菜的地方,撒点生石灰,能杀菌。周围没生病的白菜,要喷防治软腐病的药,比如噻唑锌、春雷霉素,也是按说明书兑⽔,喷在白菜的根部和菜心周围,隔7天喷一次,喷两次就行。
这里还要跟大家说个关键:每次下完大雨,不管有没有看到病斑,都要做三件事。第一,先去地里把排水沟通一通,确保没有积水;第二,用小锄头给白菜根部松松土,让土透气,别闷着根;第三,逐棵看看白菜的叶子和基部,有没有刚出现的小黄点或者软腐的迹象,早发现早处理,比后期治病省事多了。
其实种大白菜,不怕累,就怕最后白忙活。雨水天虽然难防病害,但只要记住这两种病的特点,提前做好排水、选对品种,发现问题及时治,就能保住收成。别觉得“等两天看看”,病害扩散起来很快,可能今天看到一两棵有病,明天就成片烂了。按照上面说的方法做,就能让自己种的大白菜,顺利长到收获的时候,不用再担心“白种”的问题。
来源:逻辑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