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低密度脂蛋白低于这个值,死亡风险男性比女性高2倍!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4 15:45 1

摘要:经常会有读者朋友问,经常强调要严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而且很多指南和专家都说,低密度脂蛋白控制的越低,心脑血管风险就越低,但会不会有过低,带来健康风险的情况呢?

经常会有读者朋友问,经常强调要严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而且很多指南和专家都说,低密度脂蛋白控制的越低,心脑血管风险就越低,但会不会有过低,带来健康风险的情况呢?

从机理上来说,胆固醇绝不是一无是处的垃圾,而是人体必须的营养成分之一,血液中的脂蛋白运输胆固醇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在细胞新陈代谢,激素生成等多个生理过程中,胆固醇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血液中胆固醇的主要成分,一直以来,严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主要靶点,通过控制这个血脂指标,能够有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甚至可能会实现动脉硬化斑块的逆转和缩小,但这种控制应该是针对已有心血管疾病或高风险人群而言的。

一项近日发表在 Journal of Clinical Lipidology 上的大型研究中发现,对于无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低,反而会加大全因死亡风险,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等多重风险,而且男性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过低带来的风险,要远高于女性。

在这项来自于日本的全国性研究中,通过筛选共纳入了389.86万名参与者,这些参与者在参与研究时均无心血管疾病或没有使用降脂药物,通过10年的随访,研究者评估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全因死亡风险,以及心梗、心衰、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和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不同性别之间存在的差异性。

研究这根据心血管疾病预防的相关控制目标,将参与者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低分为了四组,分别是<1.3mmol/L,1.3到1.8mmol/L,1.8mmol/L到2.6mmol/L,以及超过2.6mmol/L。

研究结果发现,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1.3mmol/L时,参与者整体的全因死亡率都显著高于其他水平组,对于这些无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1.8到2.6mmol/L时,全因死亡风险最低。也就是说,对于无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低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会增加全因死亡风险。

在随后的亚组分析中,研究者发现,在过低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对应的全因死亡风险方面,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性巨大,男性显示出了更大的风险,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1.3mmol/L时,男性的全因死亡风险比女性高出了2.16倍

在相关疾病风险的次要终点分析中,研究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小于1.3mmol/L的人群,其心梗、心衰、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和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低密度脂蛋白在1.3到1.8mmol/L的人群。

不同的疾病对应的最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也不一样,对于心衰、恶性肿瘤和脑出血来说,低密度脂蛋白在1.8到2.6mmol/L的人群风险最低,而对于心梗和脑梗来说,则是低密度脂蛋白在1.3到1.8mmol/L之间的人群风险最低。

在不同性别的影响方面,研究发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1.3mmol/L的人群中,男性的心脑疾病风险均高于女性。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2.6mmol/L的人群中,男性发生心梗的风险比女性显著更高,但女性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则高于男性。

如果单纯看这个研究的结果,其低密度脂蛋白降到1.3以下,会增加全因死亡风险和多种疾病风险的结论,与诸多大型研究,以及目前流行的心血管指南的观点都是相悖的,目前相关指南都推荐,对于一些超高危风险的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该进一步降低到1.4mmol/L以下,仍然有一定的获益。

需要指出的是,与其他大型研究和相关指南不同的是,这项研究是针对无心血管疾病,而且未服用降脂药物的“健康人群”进行的观察性研究,因此,这种结论,与一些极端风险人群需要更严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的结论,其实并不矛盾,因为针对的是不同的人群,其风险控制的策略当然也就不一样。

对于健康人来说,在没有任何药物干预,也没有心血管疾病的前提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太低,可能并不是一种身体更健康的指标,而对于一些心血管疾病极端风险人群(例如心梗发作后半年内又复发的人群等),进一步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到1.4mmol/L以下甚至更低的水平,是一种用于疾病风险控制的重要措施,自然也就不能和健康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最佳水平来比较了。

对于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性,研究者认为,女性本身体内的雌激素及其受体,对于心血管风险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这也导致了在相同血脂水平下,相关疾病风险存在较大差异性。

因此,对于该研究,我们应该得到的启发是,对于无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低,可能并不是一种健康的表现,不同的性别,不同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能面临的相关疾病风险情况也不一样。而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甚至是有极端风险的心血管疾病人群,这项研究的结果并不适用,仍然应该遵守医嘱要求,以控制疾病风险为目的,设立合理的低密度脂蛋白控制目标,并积极配合药物干预,尽量控制血脂水平达标。

分享这篇研究,希望对大家正确认识血脂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能够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分享,让更多人看到更靠谱的健康科普知识。

参考文献:

Sex Difference Patterns in the Association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with Disease Risk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 Nationwide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2025), Journal of Clinical Lipidology.

来源:洪山爱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