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思维”养对了,好运就来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4 18:45 2

摘要:“我们每个人只要张口讲话就是在催眠,要么正向催眠,要么负向催眠。”

口才讲师徐豪说:

“我们每个人只要张口讲话就是在催眠,要么正向催眠,要么负向催眠。”

你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暗示,就如同在催眠自己的思维。

生活中,有人一开口就是:“我不行”,“我不敢”,“我肯定搞砸”,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成。

也有人告诉自己:“我愿意试试”,“大不了从头再来”,“虽然失败了,但我有收获”,时时激励自己。

总是给自己设限的人,会扼杀自己的潜能,在忧虑中越陷越深,浑浑噩噩度过一生。

相反,积极暗示自己的人,始终心怀阳光,乐于把握自我蜕变的机会,也更容易得到命运的垂青。

不同的自我“催眠思维”,会催化不一样的心境,造就迥然不同的人生。

心灵疗愈师露易丝·海说:

“你对自己的每一个负面评价,都是幸福路上的绊脚石。”

一味地给自己差评,怀疑自己的能力, 机遇来了你也抓不住。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习惯否定自己,缺乏勇气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们觉得世上的一切美好与己无关,自己不配享受成功和幸福。

心理学指出:

当你从别人嘴里听到关于自己的负面评价,并允许这些评价进入你的潜意识,你就是在“内化”它们。

负面评价的内化变“你是”为“我是”,也就形成了自卑心理的基础。

这样的心理,让人不断自我攻击,陷入内耗和死循环。

从前是别人用语言伤害你,现在是你用思想“霸凌”自己。

《早安,怪物》中的玛德琳,就是如此。

玛德琳家境富裕,可她的母亲自私凉薄,从小到大,她从未得到过母亲的关爱。

母亲不但不爱她,甚至长期折磨和羞辱她,让她深信自己是个没人喜欢的怪物。

长大以后,玛德琳成为一名事业有成的古董商人,可童年的噩梦依旧如影随形。

她把母亲对她的打压和讽刺转化成自我贬低,始终认为自己是个怪物,不配拥有美好的一切。

她不敢解雇不合格的员工,因为她害怕没人愿意跟一个怪物一起工作;

她不敢主动结束窒息的婚姻,即使遭受背叛和伤害,也不想体会被抛弃的感觉;

离婚后,她不相信有人会真心爱她,不敢回应追求者的求爱信号。

长期的自贬和内耗,让年仅三十岁的她,罹患三种不同的癌症,还有严重的强迫症。

这么多年,即使她早已变得十分优秀,内心却一直有个声音告诉自己:

你是个怪物,你不配获得成功和快乐,没人愿意跟你一起工作,也没人会真心爱你。

玛德琳这样的人,总是在自我攻击。明明自己很优秀,却觉得样样不如人。

面对夸赞不知所措,面对爱意不愿相信,面对机遇不敢争取。

于是生活处处是漏洞,自己也陷入“贬低自我-自信不足-与快乐绝缘”的恶性循环。

人到中年,请停止自怨自艾,学会接纳自己,与自己积极对话,快乐的钥匙其实就在你手里。

心理学自我肯定理论中指出:

人的内心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它能帮助我们保持积极的自我认同,即使面对生活中最艰难的挑战,也不例外。

这种力量,就是自我肯定。

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个体更专注于目标,而不是担心失败或过度关注外界的评价。

这种自我肯定,让人们更热爱生活,拥有更强的抗挫能力,也更能感知到幸福。

前不久刷到58岁超模黄现喜的采访视频,被她的自信笃定深深吸引。

黄现喜出道时已经52岁,她脸颊凹陷,还有皱纹和雀斑。

网友纷纷嘲讽她的年龄和容貌,可她从未否定自己的容貌,怀疑自己的能力。

很欣赏她的内心独白:

“在我心里,我对自己说:最坏的结果能是什么呢?无非就是这件事情没有成功,

但我会有一个很棒的故事可以讲。”

作为一个五十多岁的模特新人,她经常对自己说,就当是体验一场美妙的冒险,享受它,绝不后悔;

当网友嘲讽她的年龄时,她没有质疑自己,而是坚信年龄不是问题,还主动要求摄影师拍她脸上真实的褶皱;

遇到事业瓶颈,她激励自己,潜心研究走秀视频,观摩顶级超模走秀,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最终,黄现喜不仅征服了观众,还引得品牌商纷纷抛下橄榄枝,抢着与之合作。

而她那张带着岁月痕迹,却充满故事的脸,也被大众评为“全球最火亚洲脸”。

荣格说:

你的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称之为命运。

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就藏在你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里。

你对自己的每一次积极暗示,都在浇灌内心那颗种子,最终,它会长成你向往的样子。

那些你艳羡的开挂人生,不过是有人无条件相信自己,无数次给自己鼓励,并朝着自己想要的人生,坚定地走下去。

不妨多给自己一些鼓励,试着在挑战中重塑自信,努力活出自己喜欢的人生。

哈佛积极幸福课中提到:

“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幸福”是追求幸福的重大心理障碍。

这种错觉会“催眠”自己,误以为自己与幸福无缘,从而不敢接受挑战,对未来也没有掌控感。

最终,一个人很可能会因为自我否定,与幸福渐行渐远。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正向“催眠思维”,驾驭自己的生活?

下面给大家三条建议:

1)用“表演”塑造态度:

硅谷有一句名言: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意思是,先假装你能行,直到你成功。

在热播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胆小口吃的大猩猩,一开始连“我是齐天大圣”几个字都说不清楚。

后来它被迫加入“西游取经小分队”,途中一直都在假扮“齐天大圣”孙悟空。

在“装”和“演”的过程中,它慢慢觉得,自己也可以像齐天大圣一样勇敢,最后它真的成了为正义而战的大英雄。

这是心理学上的“角色塑造效应”:在扮演特定角色时,这个人会受到角色预期行为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与角色相符的行为和态度。

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

每天早晨对着镜子赞美自己,练习微笑,走路挺胸抬头,模仿各种自信的表达方式。

在潜移默化中,更新并超越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

2)在挑战中重塑自信

自信不是只靠鼓励就可以凭空出现,而是通过行动来塑造和强化它。

每一次接受并完成挑战,都在为你的“自信账户”存款,增强自我信念感,即“我相信、我有能力达成目标”。

有句话说的很对:

你的人生没有失败,要么成功,要么成长。

你的人生不会有白走的路,对了你就庆祝,错了你就进步。

所以,大胆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吧!

面对职场竞争和压力,主动提升专业技能,学习利用AI提高工作效率;

面对社交恐惧,努力锻炼口才,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

面对自我成长困境,学习新的语言,乐器或视频剪辑,也可以锻炼写作的能力。

在一次次的全力以赴中,不断锤炼和升华自己的内心,塑造更强的自信心,拥抱真实的快乐。

3)训练大脑奖励机制

大脑中的多巴胺系统被称为“奖励通路”。

研究发现,即将获得奖励或者意外获得奖励时,大脑就会释放多巴胺。

多巴胺不是产生快乐,而是产生 “渴望”和“动机” 。

当你积极暗示自己之后会获得奖励,大脑就更愿意赞美和鼓励自己。

你可以准备一个“奖品盒”,里面装满彩色纸条。

蓝色纸条上写下小奖励:吃一块黑巧、买一束鲜花、购一本好书……

红色纸条上写下大奖励:看一场电影、与朋友约会,周边旅游……

每当你积极暗示自己,比如“我愿意试试”,“我接受挑战”,“虽然没有成功但是我有收获”等正向的心理暗示,就允许自己从盒子里抽一张奖券。

通过这种正向反馈,你会更愿意称赞自己,激励自己努力进取。

你明天会蜕变成什么样子,取决于你今天怎样跟自己对话。

不吝啬给自己好评,自信地面对生活;时时给自己鼓励,勇敢地接受挑战。

那么,好运的大门终将为你开启。

人到中年最大的清醒,就是把“积极自我对话”置顶。

点个❤,余生,请积极评价自己,保持朝气蓬勃的状态,激发自身的无限潜能,属于你的人生终将闪耀。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