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盒马鲜生的商品结构是其新零售模式的核心,它围绕“吃”的场景,构建了一个“生鲜食品超市+餐饮+线上电商+物流”的复合型业态。
信息来源:超市设计策划
整理编辑:超市设计策划
盒马鲜生的商品结构是其新零售模式的核心,它围绕“吃”的场景,构建了一个“生鲜食品超市+餐饮+线上电商+物流”的复合型业态。
一份详细的盒马鲜生门店商品结构分类表,并附上其结构特点和运营逻辑的分析。
盒马鲜生门店商品结构分类表
这个分类表通常按照“大类 -> 中类 -> 小类/品类”的层级进行划分,并会标注出核心品类。
1. 生鲜事业部 (Fresh)
1.1 水果 (Fruits) 进口水果、国产精品水果、应季水果、果切/果盘 /核心引流品类。强调“产地直采”、“日日鲜”,注重品质和新鲜度。
1.2 蔬菜 (Vegetables)
叶菜、根茎类、瓜果类、调味菜、有机蔬菜、净菜/沙拉菜 /核心引流品类大力推广“日日鲜”系列(包装上印有星期几),减少库存和损耗。
1.3 海鲜水产 (Seafood)
活鲜(波士顿龙虾、面包蟹、帝王蟹等)、冰鲜鱼、冷冻水产、半成品海鲜。
明星体验品类。以“现捞、现宰、现做”为特色,支持现场加工,是门店体验的关键。
1.4 肉禽蛋 (Meat, Poultry & Eggs)
猪肉、牛肉、禽类、羊肉、蛋品 核心品类。同样有“日日鲜”肉品,强调可追溯源头,提供分割和腌制服务。
1.5 熟食凉菜 (Deli & Prepared Foods)
烤鸡、炸物、卤味、凉菜、中式点心(包子、馒头) 即食、高频品类。满足消费者下班后快速解决一餐的需求。
2. 食品事业部 (Food)
2.1 烘焙 (Bakery)面包、蛋糕、西点、中式糕点 。高毛利、高吸引力品类。大部分为盒马自营品牌(如“盒马工坊”),现烤现卖。
2.2 乳品冷藏 (Dairy & Chilled)
牛奶、酸奶、风味奶、黄油奶酪、豆制品 。与生鲜区紧密相连,满足家庭日常采购需求。
2.3 冷冻食品 (Frozen Food)
速冻面点、冰淇淋、冷冻速食、冷冻肉品 | 品类齐全,包含大量网红和进口商品。
2.4 粮油调味 (Oil, Rice & Condiments)
大米、面粉、食用油、酱油、醋、调味酱 。家庭基础消费品,品牌与自有品牌结合。
2.5 休闲零食 (Snacks)
糖果巧克力、饼干、膨化食品、坚果炒货 。 品牌众多,注重引进网红新品和进口零食。
2.6 酒水饮料 (Beverages)
饮用水、碳酸饮料、果汁、茶饮、咖啡、白酒、葡萄酒、啤酒 。 覆盖全场景,从日常饮用、佐餐到礼品需求。
3. 餐饮事业部 (Catering)
3.1 鲜加工区 (Seafood Processing)
提供海鲜的代客烹饪服务,收取加工费 ,独特体验模块。将超市与餐饮无缝连接,是盒马标志性服务。
3.2 美食档口 (Food Court)
日料、韩餐、中式快餐、小吃等联营档口 ,丰富店内餐饮选择,提升顾客停留时间和消费。
3.3 就餐区 (Dining Area) 提供公共就餐座位 ,支持“即买即食即烹”的全场景体验。
4. 非食品 & 家居 (Non-Food & Home)
4.1 日配家居 (Home & Kitchen) 厨房用品、家居清洁、一次性用品 | 围绕“吃”的周边延伸,满足一站式购物需求。
4.2 个人护理 (Personal Care)
洗发水、沐浴露、牙膏、护肤品(基础), 精选SKU,主要为高频或急需商品。
4.3 婴童用品 (Baby Care)
纸尿裤、奶粉、婴童辅食 , 精选主流品牌,满足社区家庭需求。
鲜花 & 其他 (Flowers & Others)
5 鲜花 (Flowers)
鲜切花、绿植、盆栽 ,引流和提升体验品类。定位“白菜花坊”,让买花成为日常。
其他服务 (Services)配送服务台、礼品卡、联名会员服务 /支撑其“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
盒马商品结构的核心特点与逻辑分析
1. 以“生鲜食品”为核心,高频打低频
战略定位:生鲜(水果、蔬菜、海鲜、肉类)是绝对的流量入口和核心竞争力。通过高频、刚需的生鲜消费吸引顾客到店(或线上APP),进而带动食品、日百等中低频商品的销售。
品质与体验:在生鲜上不惜成本,通过全球直采、产地溯源、设立“日日鲜”品牌等方式,建立品质信任。海鲜区的现场加工更是创造了独特的消费体验。
2. 强大的“自有品牌”矩阵
盒马构建了覆盖多个品类的自有品牌体系,这是其实现差异化、控制供应链和提升毛利的关键。
盒马MAX:主打性价比,覆盖粮油、纸品等日常消费品。
盒马日日鲜:主打“不卖隔夜”的极致新鲜,覆盖蔬菜、肉类、乳制品等。
盒马工坊:主打熟食、面点和半成品菜,是餐饮化的重要体现。
盒马有机:主打高端有机食品。
盒马烘焙:自营烘焙系列。
3.“即食、即烹、即热”的餐饮化转型
商品结构中融入了大量餐饮元素,如熟食、烘焙、海鲜加工、美食档口等。这满足了现代都市人“懒人经济”和“快速用餐”的需求,将超市从“买菜的地方”转变为“解决吃饭问题的地方”。
4. 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商品策略
门店既是零售场,也是仓储(前置仓)。商品结构必须同时满足到店顾客的体验需求和线上订单的拣货效率。
因此,商品的标准化、包装化程度很高(如“日日鲜”蔬菜),便于快速识别和打包。
SKU(库存单位)数量经过精心设计,既保证丰富性,又避免过度冗杂,以提高坪效和拣货效率。
5. 数据驱动的精准选品与汰换
依托阿里巴巴的大数据,盒马能快速洞察消费趋势,进行灵活的选品和汰换。网红商品、时令商品、区域特色商品的上新速度非常快,保持对消费者的持续吸引力。
总结:
盒马的商品结构分类表并非一成不变的货架清单,而是一个动态的、以消费者“吃”的场景为中心、线上线下融合的解决方案。它成功地将生鲜超市、餐饮店、便利店和线上电商的优点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零售模式。
来源:超市设计策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