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风口正热:证金与吕强同押2股,背后逻辑全拆解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4 15:45 1

摘要:最近打开炒股软件,不少人都被存储芯片板块的走势吸引——10月4日当天,存储芯片指数盘中冲高至1586.3点,较9月初的1420点累计涨超11%;板块内,兆易创新、深科技等龙头股今年以来涨幅已突破55%,就连细分赛道的商络电子、普冉股份,年内涨幅也都超过40%。

最近打开炒股软件,不少人都被存储芯片板块的走势吸引——10月4日当天,存储芯片指数盘中冲高至1586.3点,较9月初的1420点累计涨超11%;板块内,兆易创新、深科技等龙头股今年以来涨幅已突破55%,就连细分赛道的商络电子、普冉股份,年内涨幅也都超过40%。

更让散户关注的是,随着上市公司2025年二季度财报陆续披露,有细心的投资者发现:证金公司(被视为“国家队”资金代表)与知名牛散吕强,居然在同一只板块里共同加仓了2只个股。这两类风格不同的“专业选手”罕见达成共识,到底是巧合,还是背后藏着值得普通投资者关注的行业逻辑?今天咱们从行业风口、标的逻辑、操作建议三个层面,把这件事讲透。

一、先搞懂:存储芯片为啥能成“热门赛道”?

很多人疑惑,存储芯片不是传统板块吗?为啥突然就火了?其实这波热度不是凭空来的,而是“需求爆发+供给收缩+国产替代”三重逻辑叠加的结果,每一点都有最新数据支撑。

从需求端看,最核心的动力来自AI和数字经济。现在AI大模型训练、短视频存储、云服务器扩容,都需要大量存储芯片“托底”。集邦咨询10月2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存储市场报告》里明确提到:单台AI服务器的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用量,是普通服务器的8倍;NAND(闪存)用量更是普通服务器的3倍。而且随着OpenAI、百度等企业推出更大参数的大模型,单机存储容量还在往96TB、128TB升级。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AI存储市场规模将达128亿美元,同比增长45%,这种级别的需求增长,直接给存储芯片企业带来了订单增量。

再看供给端,国际大厂的“减产动作”让行业格局更有利。从2025年二季度开始,三星、美光、SK海力士三大存储芯片巨头陆续宣布减产:美光明确将NAND闪存产能削减20%,三星则暂停了部分DRAM生产线,SK海力士也推迟了新工厂投产计划。这一动作直接推动存储芯片价格触底反弹——10月3日,全球存储芯片报价平台TrendForce数据显示:DDR5内存颗粒价格环比9月上涨8%,PCIe 4.0 SSD(固态硬盘)价格环比上涨5%;机构更是预测,接下来三个季度,存储芯片价格将保持每月5%-8%的涨幅。

最后是国产替代的加速,给国内企业打开了空间。以前全球存储芯片市场主要被三星、美光等海外企业垄断,国内企业市占率不足5%;但随着国内政策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2025年8月,工信部明确“加快存储芯片国产化替代进程”),加上国内服务器、手机厂商的“国产采购倾向”,国内存储芯片企业的市场份额正在快速提升。比如兆易创新的NOR Flash(一种常用存储芯片)全球市占率从2023年的15%,提升到2025年二季度的19%;深科技的存储封测业务,也从只服务国内客户,拓展到为三星、美光提供代工服务。

二、重点看:证金与吕强同押的2只股,到底好在哪?

从已披露的财报数据来看,证金公司与吕强在2025年二季度共同加仓的2只个股,分别是兆易创新和深科技。这两只股看似都是存储板块,但核心逻辑各有侧重,每一只的“亮点”都很明确。

1. 兆易创新:国产存储“全品类布局”代表

作为国内最早做NOR Flash的企业,兆易创新现在已经从单一产品,拓展到“NOR Flash+DRAM+MCU”的全品类布局,这也是它能同时吸引证金和吕强的核心原因。

从持仓数据看,2025年二季度,证金公司持有兆易创新1.2亿股,较一季度增加2000万股,持仓占比从3.5%提升至4.2%;吕强则在二季度新买入300万股,目前合计持有500万股,成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之一。

资金看好它,主要有三个理由:

- 一是NOR Flash业务稳,全球市占率排第三(仅次于美光、旺宏),国内第一,2025年二季度该业务营收12.3亿元,同比增长18%,而且产品进入了华为Mate 70、小米14 Ultra等头部手机供应链,订单稳定性强;

- 二是DRAM业务有突破,这是存储芯片里技术门槛最高的领域之一。兆易创新与长鑫存储合作的DRAM产品,今年二季度营收达8.7亿元,同比增长60%,已经能生产DDR4、DDR5规格的芯片,打破了海外企业的垄断;

- 三是现金流健康,2025年二季度公司货币资金达45.2亿元,没有有息负债,这种财务状况在半导体行业里很稀缺,能支撑它持续投入研发(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5.8亿元,同比增长22%)。

2. 深科技:存储封测“全球玩家”,绑定AI风口

如果说兆易创新是“芯片设计端”的代表,那深科技就是“芯片制造后端”的龙头——它的核心业务是存储芯片封测(简单说就是给芯片做“后加工”,让芯片能正常使用),全球每10颗DRAM芯片里,就有2颗是深科技封测的。

2025年二季度,证金公司新进入深科技前十大流通股东,持有8000万股,持仓占比2.1%;吕强也在同期买入400万股,持仓占比0.1%。这两类资金看上它,关键在于“绑定大客户+卡位AI新赛道”。

具体来看,它的优势很突出:

- 首先是客户资源顶级,深科技是三星、美光、SK海力士的核心封测供应商,2025年二季度来自这三大客户的营收占比达65%;而且随着国际大厂减产,这些客户还在增加对深科技的订单,二季度存储封测业务营收28.5亿元,同比增长35%;

- 其次是技术卡位AI,它已经掌握了HBM(高带宽内存)封测技术——HBM是AI服务器的“核心存储部件”,目前全球能做HBM封测的企业不超过10家,深科技在2025年二季度已经接到了英伟达供应链的小批量订单,虽然目前营收占比还不高(约5%),但这是未来的重要增长点;

- 最后是产能布局合理,它在深圳、合肥、泰国都有生产基地,泰国基地能规避国际贸易壁垒,2025年二季度海外营收占比达42%,抗风险能力比纯国内企业更强。

三、给散户的建议:跟着风口走,但别踩这3个坑

看到证金和吕强加仓,不少散户想跟着布局,但盲目跟风很容易出错。结合市场上的讨论和行业规律,有三个关键点需要注意,尤其是新手投资者。

第一,别追“伪存储概念股”。现在有些公司只是名字里带“存储”“芯片”,但实际业务和存储芯片没关系,比如有的公司主业是电脑配件,只是偶尔卖过几批存储硬盘,就被划入存储板块。这类股涨得快但跌得更快,10月4日当天,某只“伪存储股”盘中冲高7%,尾盘却跌3%,追高的散户直接被套。判断是不是真标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看财报里的“营收构成”——如果存储相关业务营收占比低于20%,基本可以排除。

第二,别只看短期涨幅,关注“业绩兑现能力”。存储芯片行业有周期性,短期涨幅不代表长期能涨。比如2023年某存储股曾因概念炒作涨超100%,但后来因为业绩亏损又跌了60%。现在选标的,要重点看“营收和净利润是否同步增长”:像兆易创新二季度营收29.5亿元、净利润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30%;深科技二季度营收42.3亿元、净利润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32%,这种“量价齐升”的标的,才更有长期价值。

第三,控制仓位,别满仓押注。虽然存储芯片是风口,但行业也有风险:比如国际大厂突然恢复扩产、AI需求不及预期,都可能导致板块回调。普通投资者可以把仓位分成3份,一份配置兆易创新、深科技这类龙头股,一份配置商络电子(存储芯片分销,二季度营收15.2亿元,同比增长28%)这类细分赛道股,最后一份留作现金,万一回调还能补仓,降低风险。

很多人觉得“跟着主力资金买就不会错”,但其实证金和吕强的共识,本质上是对“存储芯片行业趋势”的认可。现在这个板块正处在“需求涨、供给紧、国产替代加速”的好阶段,只要选对有真实业务、能兑现业绩的标的,耐心持有,大概率能分享行业增长的红利。但要记住,投资没有“稳赚不赔”,理性分析、控制风险,才是长期在市场里赚钱的关键。

我是小晴空,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与支持,咱们明天见!

来源:小晴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