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分已过,又到了油菜育苗的关键时节。可别小瞧这育苗环节,里头学问大着呢!不少种植户特别是新手,往往按照“想当然”的老法子操作,结果栽了大跟头。
秋分已过,又到了油菜育苗的关键时节。可别小瞧这育苗环节,里头学问大着呢!不少种植户特别是新手,往往按照“想当然”的老法子操作,结果栽了大跟头。
最近和几位老农聊天,听到不少血泪教训。有人早播了十来天,满心欢喜觉得能抢先机,结果冬季一场寒潮,油菜苗冻死近半;有人舍得多下肥,以为“有肥就有收成”,结果油菜光长叶子不壮秆。
这些误区看似简单,却能让大半年的辛苦付诸东流。今天咱们就聊聊油菜育苗中最常见的四个坑,看看你中了几个?
误区一:盲目早播,贪快不成反受害
“早播就能早收”——这个想法听起来有理,实则是油菜育苗的第一大陷阱。
2025年双春闰六月,天气与往年不同,入秋降温比往年晚10-15天。如果还是按老黄历播种,很可能掉进坑里。
油菜苗如果播种过早,前期温度过高,容易导致疯长。看着苗子长得旺实,但这些都是“虚胖”,抗寒能力很弱。等到寒冬来临,强降温一刮,叶子就黄得像被霜打了一样。
更严重的是,早播的油菜往往会在冬前就抽苔开花。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一旦遭遇倒春寒,这些早开的花和早抽的苔就会大面积受冻,第二年很可能绝收。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在适宜时期播种。常规育苗移栽油菜一般在9月25日前播种育苗,但具体时间还要看天气,如果9月底还热烘烘的,那就再等等。
误区二:忽视密度,苗挤苗变成“高脚苗”
不少新手育苗时舍不得间苗,觉得多留一棵是一棵,结果导致苗床拥挤。
播种量过大,苗挤苗,再加上肥水过多,苗龄过长,很容易形成高脚苗。这种苗子看似高了,实则弱不禁风。
高脚苗的最大问题是茎杆在苗床上就已经抽长,移栽到大田后容易倒伏,还特别怕冻。寒冬来临时,茎部极易冻空开裂,将来株高枝少,难以高产。
正确的做法是:及时间苗、定苗,确保苗床不拥挤。一般在3叶期即可定苗。对有旺长趋势的苗床,在3叶期可以喷施多效唑,防止形成高脚苗。
误区三:肥水失控,徒长苗难越冬
有的种植户总觉得“有肥就有收”,于是猛施氮肥,尤其是速效氮肥。
在温度较高和湿度较大的条件下,过量施用氮肥容易造成幼苗徒长,形成徒长苗。这种苗子看起来旺势,但组织柔嫩,抗逆性不强。
徒长苗移栽到大田后,叶片会大量枯萎,返青慢、发苗迟,更容易受冻。这就好比温室里长大的孩子,经不起风雨。
正确的做法是:科学施肥,遵循“减氮增磷钾补硼”的原则。切忌过量施用氮肥。肥料可选用油菜专用配方肥或油菜专用缓释肥。对有旺长趋势的苗床,在4叶1心时可使用矮壮素喷雾控制。
误区四:轻视种子处理,病虫害惹麻烦
不少老农习惯直接播种,忽略了种子处理这一关键环节。
未经处理的种子表面可能携带病菌,发芽率也难保证。尤其在一些病虫害高发区,这一步省不得。
正确的做法是:播种前将种子晒种2-3天,这样可以杀灭种子表面病菌,提高种子活力。提倡使用噻虫嗪类型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能有效预防根腐病、霜霉病和菜青虫、蚜虫等苗期病虫害,还能促进菜苗矮壮。
油菜育苗是门精细活,来不得半点马虎。俗话说“苗好三成收”,培育健壮的油菜苗,是为来年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这双春闰六月的特殊年景,更要我们放下老经验,用科学的方法育苗。避开这四大误区,相信你一定能育出健壮油菜苗,为明年的丰收保驾护航!
来源:梦然娱乐